回顾底特律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85年来在全球驰骋的轨迹
克莱斯勒大事记
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汽车公司之一克莱斯勒如今申请了破产保护,这距第一辆克莱斯勒汽车上路过去了85年。以下是这家底特律第三大汽车商、一度曾是美国汽车行业关键成员、全球汽车销量领军者的历史。
二十世纪20年代
1925年:沃尔特·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在Maxwell Motor Cars的基础上组建了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当时的销量已达到132,343辆。
1928年:克莱斯勒收购道奇(Dodge)。
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
1935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克莱斯勒的工人组建了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
克莱斯勒为二战提供装备,制造了1.8万辆谢尔曼坦克、50万辆道奇卡车。
由于许多男人参加战争,女子开始成为制造业的劳动力。
1941年:威利斯·奥佛兰德(Willys-Overland)为军队制造了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吉普车,这也是现在SUV的前身。
二十世纪50年代
1950年:UAW组织了为期104天的罢工,工人们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人寿保险和医疗保险。
1955年:“Forward Look”设计主题的引入帮助克莱斯勒的销量大幅攀升。
二十世纪60年代
1964年:426 Hemi发动机应用到全美赛车联合会(NASCAR)。克莱斯勒信贷公司(Chrysler Credit Corp.)成立。
二十世纪70年代
1971年:克莱斯勒收购日本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 Co.) 15%的权益;道奇开始进口在日本生产的Colt车。
1976年:克莱斯勒赢得了为美国军方生产XM-1坦克的合同。
1978年:艾科卡(Lee Iacocca)担任克莱斯勒总裁,并于1979年出任董事长。
1979-1980年:克莱斯勒获得了政府提供的贷款担保。
二十世纪80年代
1980年:引入K-car。
1983年:克莱斯勒提前7年偿还了由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
1987年:克莱斯勒收购了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 Motors Corp.)。
二十世纪90年代
1998年:与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合并。蔡澈(Dieter Zetsche)成为克莱斯勒CEO。
本世纪
2001年:普利茅斯(Plymouth)品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04年:推出克莱斯勒300以及Hemi V8发动机。
2006年:在美国市场排名老三的位置被丰田汽车取代,下滑至第四。
2007年:克莱斯勒出售给Cerberus,纳德利(Robert Nardelli)被任命为CEO。
2008年:克莱斯勒接受政府贷款。
2009年:菲亚特(Fiat)同意入股克莱斯勒。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