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初北美车展的不景气相比,本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大量首发新车淡化了危机的色彩
法兰克福展现希望
2009年度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周正式拉开大幕。这也是金融危机一周年以来,全球最盛大的一届车展。随着去年日本车展的取消,今年初北美车展“残缺上阵”,世界汽车工业在一年的匍匐前行之后需要再次扬眉,让我们有重新检视全球整车制造的工艺、技术前行的方向。如此背景之下的法兰克福车展便有了特殊的风向标意义,而关于新能源、关于新车的话题便也源源不断。
事实上,本届车展最为突出的两大特点,一便是经历了萧条、震荡与重组、变革,“大牌们”在各国“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缓过劲来,拿出了大量的全球首发新车,在世界最大的汽车舞台上竞芳斗艳;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在追求更快、更省的同时,亦表现出一定的“慎行”之势,让观展者在新技术带来的振奋之外,再度体味了一回技术理想与市场现实之间的差距。
新车,新车,还是新车
当地时间17日,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车展正式对公众开放。尽管全球经济并未走出金融危机,但是本届车展还是吸引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781家参展商,有近百款新车在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其中55个为德国品牌,比上届车展增加了14%。
事实上,从参展厂商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著名汽车企业都缺席了本次法兰克福车展,包括日本的本田、三菱等。而中国出口海外数量比较多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华晨等,亦因出口严重下滑,也都放弃了本次车展。
然而与以往两届相比,在本次车展上,到场的厂家却显出了空前的热情,争相推出大量首发新车,力图从制造工艺、设计理念、动力技术等全方位展现公司风采。本土作战的德国大众,在本届车展上共有9款新车全球首次亮相,这其中包括了全新研发的零排放电动车E-U p!、已接近量产的1升车———L1原型车、经济实惠的新Polo三门款车型等。高效是这些新款车型共同的亮点,它们显示出大众汽车以成熟、实用、消费者承受得起的先进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汽车能源技术解决方案。
宝马公司亦不甘其后,为车展带来了四款全球首发车型,其中宝马7系混合动力车,采用4.4升的双涡轮增压V 8发动机,配合缸内直喷技术,最大功率超过了400马力,而百公里油耗却低于10升。值得一提的是,宝马今年首次携M IN I和劳斯莱斯品牌集体亮相,还在环绕展区的跑道上对车辆和高效动力技术进行动态展示。
韩国汽车巨头现代集团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主推的车型为ix35SU V。这是现代针对欧洲市场需求推出的新SU V换代计划中的首款车型,它的外观造型由现代汽车位于德国的设计中心主导开发。这款从设计到组装都在欧洲完成的产品,其车身造型和细节处理继续延续近年来逐步建立的现代车型i系列家族特征,同时也融入了强烈的欧洲风格。
中国汽车制造商2005年首次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时曾引起极大关注。今年的车展同样有中国品牌的身影。永源汽车———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携两款车型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成为了本次车展中唯一亮相的中国汽车企业。
新能源实用主义
除了“表面”大量的新车亮相外,本届法兰克福车展“台下”的较劲仍集中在技术层面。以往可供企业炫耀的大排量车,已经逐步被更实用、更具功能性的车型所替代。这样的转换,足以表现出企业在制造理念上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如宝马集团推出的新概念车 “ V is io nEfficientD ynam ics”,在环保、节能与原有对于动力性的追求之间创造了新的平衡点,其零到百公里加速能够达到4.8秒,而却百公里油耗不足4升、二氧化碳排放仅有99克。
事实上,企业在车展上透过新车传导的信号,很大程度来自自身对于新能源理念的理解与创造。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理念,已经渐渐融入各企业制造的体系之中。也就是说,企业已经不再孤立地看待新能源技术,从现有技术挖掘潜力的意识,已经远大于对不确定技术的追求。
在此次车展上,奥迪除了带来8款首发新车外,还首次透露了纯电动车战略及其重要组成部分“e-Per-form ance”计划的相关信息。这一项目得到了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 BF)的支持,并有多个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而电动环保车则无疑是车展最大的看点之一。戴姆勒公司推出第二代SM A R T电动车,其能在所有家用插座上充电,充电一次的行驶里程达到130公里。充电电池被放在副驾驶座位下面,有利于节省空间。而大众新一代E-U p!则被称作是“21世纪的甲壳虫”,它展现了大众汽车采用纯电动车技术开发更适合城市交通的实用车型的理念,预计于2013年上市。
事实上,自前两届法兰克福车展所推出的主导思想来看,新能源与新技术是汽车业未来方向日益成为多方面的共识。然而正如国内一位新能源汽车专家所言,考虑到大牌厂商对于传统技术投入了过多的成本,因而其在新能源道路上踏出的每一步都显得谨小慎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面对新能源技术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