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底特律的沦陷和丰田召回丑闻让大众汽车成为幸运者
大众的超车时刻
大众汽车集团日前公布了2009年度的经营结果:集团2009年销售收入1052亿欧元(2008年为1138亿欧元),实现经营利润19亿欧元(2008年为63亿欧元)。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文德恩博士称,大众汽车集团去年成功应对了整个汽车产业共同面临的困难形势,再次证明了集团多品牌战略的优势。
纵观大众汽车的全球策略,对于新兴市场的重视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包括全球同步的产品更新与新技术开发,再加上的庞大的品牌和产品矩阵作支持,大众的成功并不令人觉得意外。
早在2008年上半年,大众与丰田的销量差距还有155万辆。而大众与丰田在2009年上半年的销量差距只有46万多辆。在不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众就追上丰田100多万辆的销售成绩。此外去年上半年受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全球汽车三大巨头虽然都出现了销量下滑。其中丰田下滑26%、通用下滑21.8%,而大众下滑仅为5.1%。
在2008年初,大众汽车制订了“2018战略”,大众汽车希望用10年时间让自己的全球销量达到1000万辆。此外去年大众成功收购保时捷后,旗下共拥有大众、奥迪、西亚特、兰博基尼、大众商用车、斯柯达、宾利、布加迪、斯堪尼亚和保时捷共计10大汽车品牌,而每个品牌下所对应的车型几乎可用不计其数来形容,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乘用车产品。正是凭借这样一个庞大的品牌+产品矩阵,大众汽车成功超越了丰田位居全球第一。
在大众汽车全球的销售网络中,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成为大众的福地。仅是去年上半年大众在国内共销售了65万辆汽车,市场份额达到11%,其销量占据大众全球销量的20%。而在大众的“2018战略”中,截止到2018年在国内销量要实现翻番,届时要实现年销售200万辆的目标。
大众汽车集团将于2013年首先推出电动UP,然后推出电动高尔夫;2013年底安排大众汽车集团电动汽车战略的又一重大事件——推出电动捷达。在随后的数年中,大众汽车将采取电力驱动模块化手段,有系统地将电力驱动技术应用于其他车型系列。电动车计划的出台又为大众汽车的版图加上重要砝码。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大众通过途锐混合动力版,展示了混合动力技术在已投产汽车中的使用。2011年,大众汽车将推出一个由500辆电动高尔夫组成的测试车队。预计从2013年起,大众汽车品牌中的高尔夫和捷达这两款量产车型将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市场占居优势地位。
2009年年底,大众汽车相继收购保时捷核心运动车业务49.9%的股份,以及斥资25亿美元收购铃木汽车19.9%的股权进军印度。
2007年大众发布全球长期战略中,CEO文德恩表示大众要在2018年超越丰田。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大众想法很疯狂,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不过在此后的日子里,大众一直脚踏实地沿着2018战略方向前进,实现了同步的产品换代以及全新设计。预计今年大众全球将有60款新品上市,这是竞争对手所不及的。此外从2018战略推出开始,大众从产品、生产、质保和采购等全程环节均按照规划进行组织架构以及人员的培养。
而与此同时丰田却一味的追求利润,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断轻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革新。不仅在北美市场,仅是在日本本土,过去的三年中日本国土交通省也收到了日本国内关于汽车突然加速的投诉案件134起,其中丰田汽车占38起,这个比例与丰田的市场占有率一致。在近期爆发的丰田召回事件中,据丰田内部曝光文件显示,丰田将经营业绩放在消费者安全之上,通过游说美国政府对产品召回进行限制,这样丰田便节省了一亿美元的开支,而且丰田还通过延期实施安全标准等手段来降低成本。一味的偷工减料终于让丰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沼之中,从而拱手将机会让给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