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上空正盘旋着丰田汽车所引发的行业悬念:这位神话级企业因召回和暂时停产在美国汽车市场留下的空间,谁会捷足先登?
底特律一线生机
走出破产保护的通用汽车正为此全力以赴。截至2010年2月,该公司仍保持了约19%的市场份额,非卡车车型均销量颇佳。随着上市计划的推进,通用无需用辛苦赚取的利润来偿还美国政府,后者可在上市后出售所持股份来套现。这使通用握有充足现金来大力推广促销和开发新车型。而且 ,丰田爆发油门踏板质量问题后,通用汽车反应迅速,以折扣促销等方式,努力吸引那些重新考虑美国品牌的消费者。
福特谋求王者归来的武器,来自丰田
然而,通用却因福特汽车轰鸣的马达倍感压力。这家曾濒临破产的汽车巨头在2009年实现全年盈利,2月销量便又达到14.2万辆,市场份额增至18.2%。尽管销量差距不过417辆,但这是福特汽车50年来,首次在美国市场以单月销量超越通用,高居榜首。不久前,通用汽车北美总裁马克·鲁斯(Mark Reuss)从一名副总裁手中接管了美国市场的销售业务。这次高层人事突变被外界视为通用迫于福特压力的做法。
福特的反击战早已开始。2008年福特全美销量落后通用约95万辆,去年,差距缩小为40万辆。随着通用今年全面清理庞帝亚克、土星、悍马和萨博4个品牌的库存,年销量下滑将导致双方销量差距进一步缩小。最新看点则是,福特将旗下沃尔沃品牌出售给中国的吉利汽车,此举一方面使吉利晋升为行业新星,另一方面,福特得以轻装上阵,彻底贯彻“一个福特”的品牌战略,向通用的宝座冲刺。
对福特来说,阔别T型车带来的登顶荣耀,已有80年之久,现在终于等来王者归来的希望。
坦白说,逼迫通用汽车从美国年销量宝座上退位,绝非易事。何况,福特管理层从未公开表示过类似目标。但无法否认,与通用的较量只能愈演愈烈,更有趣之处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福特不仅有可能问鼎市场第一,而且会修复千疮百孔的丰田神话。
学徒
原本,按2009年销量,丰田极有可能在美国超越通用汽车。但如今,福特替换了丰田的位置。
对丰田来说,真正的危机并不在于此,它仍有勇气挽回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的信心。关键问题是,它所创建的“丰田生产方式”被奉为全球制造业圣经,包括科技业巨头三星在内的众多公司纷纷效仿。此番质量危机,却戳破了这一神话。
但为什么福特能够帮助丰田修复这一信心呢?请福特汽车现任首席执行官来作答。
作为丰田精益制造理念的信奉者,穆拉利在2006年成为福特CEO后,全面复制了丰田生产方式—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生产燃油经济性能好的轿车,以及开发、销售全球车型,甚至挖角丰田美国的销售高管詹姆斯·法雷(James Farley)。2009年,福特实现全年净利27亿美元,这可是长期深陷泥潭的福特自2005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10年2月底美国杂志《消费者报告》发布的年度美国10佳汽车榜单中有7款车型来自福特。同样是这本杂志,2009年将福特评为世界最可靠汽车制造商之一,并认为福特“打破了只有日本制造商才能生产可靠汽车的观念”。
其实,能将丰田方式全盘复制也不全是福特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穆拉利本人近二十年的丰田学徒生涯。
1990年代,担任波音公司高管的穆拉利曾亲赴日本了解“丰田生产方式”。随后,他把这套理念应用在波音777机型的制造中,大幅提升了飞机质量和生产速度。尽管穆拉利曾在金融危机前通过及时出售豪华品牌、抵押公司重要资产等方式获得大笔现金,从而使福特能够拒绝政府的救助贷款、避免进入破产保护,但这只能确保公司在短期内幸存下来。2009年之所以能够实现盈利,更重要的是推出更多省油的轿车车型、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应的品牌提升—这一切则有赖于丰田生产方式的贯彻。
“小”引擎
深得丰田制造方式精髓的福特能否借此击败通用,目前难下结论。因为半个世纪以来,福特一直试图超越通用,而随着双方品牌的削减,销量之战逐步演变为雪佛兰和福特之间的品牌之战,福特机会何在?
事实上,除了精益制造,福特的竞争力主要得益于更加积极主动地修正产品结构纰漏。复兴路上的福特早已将优势转移到“小”引擎上。2004年,福特全年销量中70%为皮卡和SUV,而2009年,这一比例已缩小至40%。目前在美国市场,福特的轿车销量大幅领先于通用。几年前,日本汽车制造商正是依靠这种市场需求的转变战胜底特律同行。
为展示以小为美的未来战略,福特等不及今年底特律车展开幕,迫不及待地提前向媒体展示C级轿车新一代福克斯。1月8日在其总部一个名为PRC(Product Review Center)的中心里,除了穆拉利,福特核心管理团队悉数到场,向记者们推介三厢和两厢版全新一代福克斯轿车。
“嘉年华和福克斯是我们两款主力车型,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经销商网络。而全顺、蒙迪欧和SMAX仍有潜力。我认为福特在中国拥有很多机会。”福特亚太区总裁乔·辛里奇(Joe Hinrichs)告诉本刊。的确,2009年的亚太地区市场,70%的C级车销量来自于中国。而今年2月福克斯在中国销量达到9425辆,同比增长22%,创下自2005年上市以来最好的2月销售纪录。
事实上,新一代福克斯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款将于2010年年底在欧美同步上市的紧凑型轿车之于穆拉利,如同T型车之于亨利·福特。它将带领福特超越通用,是福特实现战略转型最核心的车型。福特预计,全球B和C级车市场将会从2002年的2300万辆,增至2012年的3800万辆。而未来4年中年增速超过300万辆的C级车市场,“一个福特”的全球战略将制造绝佳机会。
“看到这些趋势,我们意识到必须变得更强大,才有能力在小型车市场参与竞争。”负责全球产品开发的副总裁德里克·库萨克(Derrick KuzaK)表示,“福特在C级车市场是有雄伟计划的,要在全球各个国家的C级市场成为重要厂商。”对福特的“小”引擎而言,2012年是个决定性年份,届时,以福克斯为主的C级汽车产量将会达到200万辆,而新一代福克斯也将在中国重庆的合资工厂中批量下线。
新一代福克斯到底优势何在?不可否认,它油耗更低、尺寸紧凑,并配置诸多高科技设备。但更重要的却是穆拉利对其全球热销的信心。新一代福克斯是穆拉利证明自己在福特过去三年所做一切的结晶—一家曾热衷于制造卡车的公司正在努力蜕变为以小而绿为己任的汽车制造商。
你不觉得似曾相识吗?以产品质量著称、注重开发轿车产品、生产全球车型,并成为市场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今天福特的发展轨迹像极了当年豪气冲天的丰田。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了:福特能否经受住快速成长带来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