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在华迎接下一个百万辆的致胜武器将是“组合拳”

奥迪:全方位驱动

来源:2010年11月5日 第21期 总第216期  |  作者:本刊记者 于欣烈  |  阅读:

 
前不久一个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夜晚,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徐建一、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都出现在一汽-大众长春工厂的广场中,庆祝奥迪在华汽车销量累计超过100万辆。除了绚烂的烟火之外,让数千名与会者忘却寒冷的,还有奥迪颇为激进的中国销量计划:用22年时间达到100万辆销量之后,一汽-大众立志再卖出100万辆奥迪汽车—但只用3年时间。
 
很大程度上,奥迪的雄心万丈缘自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
 
根据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用户调研结果,豪华车用户中有80%来自增购或换购的已拥有汽车顾客。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多层次增长将会刺激豪华车市场。这仅是个开端,在很多成熟汽车市场中,豪华车市场通常占总体市场的15%至20%,在中国这一比例只有6%至7%,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按照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至9月奥迪销量超过17万辆,增幅达51%,全年销量将会超过20万辆。这家合资公司预测今年国内豪华车市场将达到70万辆规模,同比增幅高达70%。而2011年豪华车市场增幅将会放缓至约40%,市场规模将会超过90万辆。随后几年尽管市场增长会放缓,但仍将保持增长势头。这些判断支撑着奥迪的未来规划,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晓军说:“未来几年如果国家没有重大的决策变化和国际因素的影响,40%的增速可能会是保守的预计。”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实现的目标。
 
2010年以前的五年,奥迪在华销量年增幅都保持在约20%。以奥迪今年销量为基数,今后3年中每年销量增幅至少要达到25%才能确保100万辆销量。而随着奥迪销量基数增大,保持这样的增幅意味着极大的销量增长。何况,对手们也绝不会坐视奥迪掠夺市场份额。
 
根据J.D. Power Asia的数据,2010年前9个月豪华车市场整体增长51%。但奥迪的两个主要劲敌,销量增速远超市场整体水平。宝马品牌的销量在前三季度销量增长了92%,奔驰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25%。宝马、奔驰在华销量与奥迪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两家公司也毫不掩饰赶超奥迪的决心。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奥迪如何在短短3年时间卖出100万辆豪华汽车?。
 
【以小为美】
 
毫无疑问,国产的A6L、A4L轿车仍将是奥迪销量的基石。来自J.D. Power Asia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包括进口车在内共23款车型的总销量中,超过3/4来自于这两款轿车。但巨大的增量则需要奥迪找到更多的明星车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论在设计还是功能等方面,顾客对豪华车的需求更为多样化、年轻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并抓住机会,是奥迪能否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紧凑型SUV车型Q5迅速实现国产并获得热销,体现出奥迪已经意识到这点。
 
尽管奥迪在中国的国产化程度高于对手,但仅靠这一方式难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这一先发优势成就了奥迪的领先地位:奥迪在华销量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国产车型。但也使其在进口车市场出现软肋。特别是奥迪A8、宝马7系和奔驰S级所处的顶级豪华轿车细分市场,局势更被对手主导。现在,随着A6L、A4L和Q5三款国产车型的持续畅销,奥迪开始在进口车业务方面发力。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表示,今年1至9月进口车销量实现了超过170%的增长,同时对明年年初在中国正式上市的全新A8车型寄予厚望。
 
这家德国公司承诺,截至2015年把所有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这意味着进口车的量和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量都会增长。”张晓军告诉《环球企业家》。不过,在对细分市场的考量中,奥迪也会进一步做出取舍。“节能环保的环境下,豪华车小型化这也是一个趋势。未来奥迪会有一些小型车到中国来。”张晓军说。
 
8月底,代表这一消费趋势的奥迪A3 Sportback豪华轿车以进口形式在中国销售。这款小型豪华轿车时尚动感,装配了方向盘换档拨片、胎压监测系统等高科技配置,还有13种颜色可供选择。但这些可能并不会让汽车迷们感到十分兴奋。这款小型轿车所属的第二代车型诞生于2003年,在2008年进行了中期改款,并即将于明后年全新换代。在此之前,奥迪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车型基本都是最新款的车型,此次为何急于引入一款处于生命周期后期的小型车?
 
从今年销量来看,A6L仍是奥迪的销量基石,但增幅放缓。真正帮助奥迪实现巨大增长的是尺寸更小、排量更小的A4L轿车。这款轿车与宝马3系、奔驰C级轿车共处B级豪华车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论是奥迪的A4L还是宝马的3系轿车,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奥迪今年前9个月总销量中,有1/4来自于A4,同比增长达到59%。这折射出尺寸更小、售价更便宜、油耗更低的车型,对于奥迪在2013年前实现累计销量200万辆至关重要。
 
已经不止一位汽车公司高管表示,随着油价提高的必然趋势,以及年轻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豪华汽车的小型化趋势将会在未来几年显现得越发明显。在奥迪A3之前,同样来自德国的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已引入同一细分市场的1系和B级轿车。到目前为止,豪华A级车市场的规模仍小得可怜。根据奥迪提供的数据,该细分市场2009年规模仅为8700辆,而今年前7个月也只有1.1万辆。即便考虑到随后A3的销量,2010年全年豪华A级车市场的销量也不会超过3万辆。
 
事实上,某款战略车型先以进口形式引入市场,试探中国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逐步发现该车型对中国实际使用情况的适应性,然后根据这些现实数据制定国产计划,这已经成为奥迪近几年来国产新车型的固定模式。A4和Q5均经过这一历程。
 
A3对于奥迪来说还肩负着更具战略意义的使命。“毫无疑问像A3这样年轻、动感、充满活力的车型,肯定会在南方市场获得比较好的销售业绩。我们也进行过相关的市场分析。因此A3的引进一定会提升奥迪品牌在该地区市场的增长。”张晓军对本刊说。
 
而在市场和产品背后,奥迪能否在随后3年内实现100万辆销量,乃至未来能否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仍取决于这个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本土化的程度和决心。当谈到奥迪在中国领先的原因时,部分观点认为这来自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以及奥迪的加长轿车。但实际上,车身加长本身只是表现,其真正竞争力来自于在切实做到本土化之后,对消费需求的捕捉和执行,这帮助奥迪实现了在中国第一个100万辆销量。不过,能否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继续深入本土化,将决定奥迪的未来。就在奥迪百万辆庆典之后数天,梅赛德斯汽车集团总裁蔡澈便宣布拟将奔驰品牌的国产比例升至70%—实现第二个百万辆销量的难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