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也如通用、福特一样,难逃厄运

克莱斯勒的命运,再度面临转折?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huanlulu  |  阅读:

美国电视上,蔡撤博士的翘胡子形象,曾被视为克莱斯勒的公众标记之一。不过在本月19日,这位克莱斯勒的CEO公开承认:他为扭亏所做的一切,碰到了极大的困难。
   
今年以来的累计损失已经抵消了集团的运营利润13亿美元。
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戴姆勒·克莱斯勒一直试图使民众相信,他们正努力使企业“转危为安”。
毕竟,克莱斯勒还有所增长。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底特律邻居们,通用和福特正在关闭工厂,解雇上千名工人。
   
但今年早些时候,一些不好的征兆出现了。上千辆没有售出的克莱斯勒新车,堆满了机场等地附近的公园。当油价不断上升时,没人要的载人客车、皮卡货车和SUV,把经销商的仓库也堆满了。
这些车型占据克莱斯勒的销售的70%,因为消费者现在已经拒绝再买这些高油耗的“油耗子”。他推进市场的计划也受到GM和福特的狙击:他们已经开始了降价。
   
面对窘况,蔡撤提出缩减产量。至少压缩1/4的产量,并且为市场准备燃料效率高的新车型。现在当油价开始下降时,消费者的信心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对高油耗的汽车也心有余悸。
   
蔡撤曾是底特律偶像。2000年他接手克莱斯勒,该公司在1998和戴姆勒-奔驰合并。他开始在合并后的企业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是他做的第一步。
   
和艾可卡、比尔福特一样,蔡撤也身先士卒,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但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
也许最近,克莱斯勒和奇瑞汽车的合作,可以被看作一个新的转折。
   
9月26日,戴姆勒-克莱斯勒正与这家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商展开谈判,拟在欧美销售奇瑞生产的小型车。一位参与谈判的奇瑞高管表示,两家汽车制造商正商讨生产道奇(Dodge)品牌的小型车,在发达国家销售。
   
此次谈判是戴姆勒-克莱斯勒打造小型车低成本生产基地努力的一部分,它可能增加美国汽车行业对中国竞争的担忧。戴姆勒-克莱斯勒此前判定,在美国打造此类基地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本月早些时候,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董事长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针对向北美出口小型车事宜,该公司正与多家亚洲汽车制造商谈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