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出口欧美、国际化等口号会有实现的那一天,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善意的新年祝福。
关于汽车出口的话题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日前宣布﹐中国争取在今后10年内把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提高到1,200亿美元﹐占全球汽车贸易总量的10%。而2006年出口的所有汽车中﹐轿车超过9万辆﹐三倍于2005年的数字。
去年12月29日,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 AG)旗下的克莱斯勒集团(Chrysler Group)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签订了意向书。根据意向协议,这家中国汽车厂商将为克莱斯勒集团制造小型汽车,并面向美国、西欧和全球其他市场销售。这两家公司合作生产的首批汽车可能将在2008年推向美国市场。
2006年奇瑞汽车出口近5万辆。
而吉利汽车(0175.HK)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桂生悦在12月20日表示,2006年吉利出口量目标为1.1万-1.2万辆。在去年1月初的北美车展上,其美国公司副总裁JohnHarmer表示:吉利打算在2007年秋开始有限地向波多黎各出口5座小型轿车,然后,大概在2008年秋开始向美国出口。虽然后来在北京车展上李书福承认,要推后2008年出口美国的计划,但将中国红旗插遍全世界,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们不可磨灭的梦想之一。
在北京车展期间,全球顶尖咨询管理机构罗兰·贝格来自底特律、慕尼黑、东京、莫斯科等7位全球合伙人也集体造访了北京,他们谈到了中国汽车未来的出口机会。
Ralf Kalmbach(欧洲地区)全球合伙人说,未来全球轿车的增长大概在1%左右,而低成本汽车的增长我们预计在4%,这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讲,是个很好的机会。
郑豫(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全球合伙人):美国有很大的二手车市场,市场巨大,这表明,低成本汽车肯定会有市场。人们会选择低成本汽车,在美国买车的人分为两个阶层,一般大众阶层会选择买二手车,但是如果能够提供保修服务,他们肯定愿意选择低成本汽车。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有机会进入低成本汽车市场。我认为,中国汽车进入全球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是多快和多久的问题。
吉利自由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