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今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将压得东风日产喘不过气来,解决方法是在丰富的产品线中找到新的明星车型

日产在中国急需“明星”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本刊记者于欣烈  |  阅读:

[网络版专稿]
 
今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将压得东风日产喘不过气来,解决方法是在丰富的产品线中找到新的明星车型
 
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场2007年战略计划发布会。11月18日广州花都,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与CCTV年度最佳雇主栏目联合举办了“春暖2007  腾飞东风日产”大型主题晚会。在这台拥有羽泉、阿杜、郭美美、陈好等众多演艺明星的晚会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则是东风日产第50万辆轿车下线庆典以及发布东风日产2007年战略计划。
 
根据东风日产提供的数据,2006年东风日产品牌车型的销量达到203,537辆,实现了年销量20万辆的既定目标。而18日在晚会的现场,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宣布2007年的销售目标为30万辆。对于东风日产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从2005年的15.7万辆增至去年的20.4万辆,实现了23%的增长率。而完成2007年30万辆的销售目标,东风日产则需要实现惊人的47%的增幅。
 
更重要的是东风日产2007年目标能否完成,直接决定日产在中国第一个中期计划“2的3次方计划”能否成功完成。2003年11月,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4个月后,总裁中村克己宣布了该事业计划。在该计划中,东风有限承诺在2007年实现销售62万辆轿车和卡车,获得800亿人民币销售收入。同时达到10%的营业利润即80亿人民币。东风日产则为东风有限旗下子公司。这一中期计划决定着日产在中国的未来,甚至关系到雷诺汽车将来能否在中国成立合资汽车制造公司。
 
实现2006年的销售目标,主要得益于紧凑型车型TIIDA(骐达/颐达)和B级车天籁的畅销。2006年20.4万辆的销量中有11万辆来自于TIIDA,而天籁的贡献则大约为4.5万辆。截至目前为止,TIIDA和天籁分别是东风日产产品线中最低端和最高端的车型。而东风日产为中间地带导入的车型——轩逸,作为一款新车型则表现平平。但这也可能是东风日产在2007年最重要的变数之一,轩逸必须为30万辆销量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一方面它要填补阳光和老款蓝鸟逐渐退市的空缺,而另一方面它还要为东风日产整体销量大幅增长贡献力量。一旦轩逸的销量实现高增长,那么便可大大缓解东风日产的压力。同时在营业利润上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007年东风日产新款小型车的原型车——日产Note为此,任勇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1.6L排量的轩逸,以吸引范围更大的客户群体。在这之前,这款定位于家用市场的Bluebird只有2.0排量的型号。同时任勇还表示2007年上半年,东风日产将会推出一款售价约10万元的新车型。这款小型车源自于日产在日本市场大受欢迎的车型Note。
 
同其他国家的汽车厂商相比,日本汽车厂商在小型车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并且他们都非常看重日趋庞大的中国小型车市场。不仅广州本田的飞度大获成功,去年12月27日广州丰田的副总经理袁仲荣宣布广州丰田将会引入丰田在欧洲大获成功的小型车Yaris。
 
2007年东风日产将会拥有包括7款车型在内的非常完整的产品线,但仅仅依靠骐达/颐达绝对无法实现颇具挑战的销售和利润目标。在未来一年里,东风日产急需的是另一款明星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