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群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的“疯子”,让大家像“求生”一样“求新”,奇瑞要作“总体技术领先,部分技术垄断”的中国汽车公司
[2008创新特刊] 创新动能
而在企业界,人们往往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作用,而忽视了积累的重要。从奇瑞公司自身的创新实践经验来看,我们的创新其实也是一种积累,是一种补课,是用10年的时间来补我们落下的100年差距的课。主要形式是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将我们曾经没有打好的基础,通过补课的形式给补回来。因为起步晚,底子薄,所以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当然,光学习还不行,还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来打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在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对未来前沿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如新能源动力技术、自动无级变速技术和智能电子集成技术等,否则我们就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就无从谈起品牌提升和打造自主国际品牌的战略目标。
2006年3月,在意大利ItalDesign公司,我见到了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师乔治亚
同样,在德国,我访问了Junker公司,这个公司的创业过程与奇瑞有点相似,其创始人Erwin Junker先生1962年筹借了1万多马克,在一个磨坊里面开始了他的创业。通过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目前拥有了80多项专利。最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公司创始人Erwin Junker先生快80岁了,但天天仍在想着如何创新,如何和对手竞争。不断追求新技术和“快吃慢”,是他在交流中一再提及的,它的企业文化就是不甘寂寞、不甘落后和永远创新。这种对技术创新近乎宗教式狂热的追求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日尔曼人能够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而又能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的原因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创新所需要的另一种东西:激情。这种激情需要劳动者对待自身工作有一种热爱的态度,以及基于这种态度的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甚至是那种近乎痴迷和狂热的激情。同时这种激情也需要我们企业通过建立一整套的创新激励机制来激发和培养。就是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让每个人的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和回报,这样来激发更大的激情,最终形成一种创新的良性循环。
但同时,创新也是一项严谨和枯燥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耐得住寂寞,需要具备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任何浮躁和急于求成都将导致前功尽弃,或者给后续工作带来无穷的麻烦和隐患。
在德国很多企业,一个技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以后,要经过3年半完成车铣刨磨等各种技术的必修实习,才能独立上岗操作,这既提升了员工的技能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踏实精神。正是这种工匠型的社会精神和沉稳踏实的文化,造就了德国今天强大的工业、良好的产品口碑和非常富有竞争力的员工素质。
反观我们国内,往往一些人干了三年半就觉得自己是人才了,有些新毕业的学生可能半年的实习期都呆不下来,造成很多技术人员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这对创新工作来说尤其不利。当然,这种浮躁气氛与国内特别是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有关。
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培养一支充满创新激情的人才团队。奇瑞公司在和AVL等国外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利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发实践来选拔和培训研发人员,按照“跟着学,挑毛病;干中学,要创新;自己做,要超越”的培训步骤,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国际化市场的人才。这就好比输血和造血的关系,所谓输血就是学习消化对方在产品开发全流程中的知识和经验,造血就是通过这种合作开发来提高和完善我们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能力。
创新需要保持一个合理、有效的投入。在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上,奇瑞公司的理念是“再难不难创新”,尽一切可能为创新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我国的企业也普遍具有底子薄、基数小的弱点,就拿奇瑞公司来说,我们的一年的销售收入,可能还不到跨国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多,例如,丰田公司现在一年投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费用就达到人民币600亿元,约占其年销售收入的4%左右,福特为4.9%,通用为3.6%。而在我们这个发展阶段,可能投入的比例就要更大一点。所以我说过,企业再难不能难创新,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一定不能放弃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而且效率要比别人更高,就是投入一样的钱,做更多的事。现在不管市场销售情况如何,我们每年都要拿出销售收入的8%以上用于产品研发,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前沿技术的研究。
当然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投入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到目前,我们的专利累计申请量已达到1940件,其中:发明专利362项,实用新型专利407项,外观设计专利1161项。其中获得授权的专利已达911件。同时一大批申请专利正在核准之中。
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培养一群真正充满激情的人,培养一群不断挑战技术极限的“疯子”,让大家像“求生”一样“求新”,以创新为目标,以创新为快乐,以创新为动力,一个一个攻克新技术、疑难技术的碉堡,形成别人无法超越的技术优势,实现“总体技术领先,部分技术垄断”。我们最终的追求目标就是让创新成为奇瑞品牌的基因,形成奇瑞公司独特的创新文化,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