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戴姆勒股份集团董事长蔡澈在北京车展上,畅谈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奔驰的中国梦
Q:今年第一季度国产奔驰轿车与宝马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
蔡澈:首先,E级车这样的销售状况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第二点,我们也注意到,和宝马的鲜明个性相比,它那种气派,他们可能对这个注重更多一点,但总体来说,我们对E级车销售的进展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Q:我们注意到进口奔驰轿车的销量高于国产的,不知您是否觉得E级车的国产化是个成功的例子,如果还要坚持国产化的话,未来产品系列将会怎样?
蔡澈:先举个例子。新款的C级车在国际首发后六个月就能在国内上市,而且国产化的C级车在今年初的时候就上市了。现在对于新的C级车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的做,希望能够满足市场对C级车的需求。下一代的E级车我们希望能够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C级车和 E级车是奔驰品牌下主要的两款车,在未来,我们还是要量产。
Q:信贷危机对奔驰的效益影响有多大,前不久它在美国的销售大幅下滑,来自中国的市场增长能不能弥补美国市场的下滑?在现在的市场形式下,去年制定的要在2010年营业能力在10%的目标能否实现?
蔡澈:先回答您第一个关于美国市场的问题。确实市场在整体来说是下滑的,但奔驰在08年第一季度比07年的一季度增长了30%,而且我们做了一些调整,但是2008年奔驰在美国的市场还是能创出新的销售记录的。包括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奔驰这样品牌的销售情况非常好,08年完全能够达到一个更高水准。
在不到一年之前我们就宣布希望2010年得到10%的销售收益,但现在确实面临了很多目标的挑战,比如石油价格在上涨,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技术改进的投资在增长,这都是我们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依然有信心承诺按照我们的目标前进。
Q:奔驰要在中国生产发动机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
蔡澈:设计中的一款柴油机在按部就班的进展之中。现在与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商谈之中。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获得正面的结果。
Q:现在中国中高档车的消费群体正在从60年代的人向70年代甚至80年代转移,这对奔驰的客户群体有什么相应的变化么?
蔡澈:总体来说,当然我们要了解市场的总体变化,我们对市场的目标客户了解的更多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销售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不管年龄如何,大家都认为奔驰是个高档的比较有身份的品牌,这个作为一个基本的起点是非常好的,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去研究到底具体的客户群对具体的产品有什么样的具体需求,我们要尽量满足这样的需求。您可以注意到,今天首发的产品相对来说都是针对比较年轻的客户群。
Q:奔驰最近对车辆安全方面的发展非常重视,而且也是它宣传的重点,未来会不会有其他方面会成为产品研发方面的重点。比如产品的可靠性、外观设计和新能源的问题。
蔡澈:实际上,我们是有一定的侧重点的。在某些方面我们希望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名。比如在安全方面、产品设计方面和产品质量方面。在其他方面,我们可以在前三名。
Q: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中,哪些是奔驰特别关注的?从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到产品发布,这个时间段需要多长?
蔡澈:首先,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与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相差无几。主要在安全方面、环保方面、舒适方面、设计方面以及动感方面,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在梅赛德斯奔驰整体上的新车研发过程中就将这些经典的传统理念考虑进去了。就想您在看到的刚刚发布的GLK,它是一款紧凑型的豪华越野车,车身变小了,不等于内部空间就牺牲掉了。如果您坐到车里就能发现,我们动足了脑筋保证奔驰的经典的舒适感,实际上它也符合市场上对节能的要求。但车身变小也不会动力有任何的影响,其动力还是非常强劲的。从这个角度看,奔驰还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在安全方面的研发,现在很多人都关注在背的问题上,也就是发生撞击后的后续措施如何。其实,作为安全很重要的一面,如何防范撞击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如何能够在最严重的情况发生之前能够对司机进行保护。比如在夜间驾驶,奔驰推出了夜视系统,让夜间驾驶有了保障。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眼福,未来能够实现零故障的目标。
另一方面还有我们的环保。就像今天我们在车展最中心的位置向大家展示的环保方面的最新成果。第一阶段是生产最清洁的发动机。第二阶段是混合动力车,明年我们的混合动力车将会在全球量产。第三阶段是最终实现零排放,比如燃料电池或者电池汽车。
Q:您怎么看待氢动力?
蔡澈:我们希望把氢动力更多的用在我们的燃料电池中。在15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些尝试,我们感觉到我们会把氢作为燃料电池的主打。2005年,我们向北京引入了3量燃料电池动力的大巴士。这也是我们对全球燃料技术的一次尝试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车在整体上的表现和数据来看我们新一轮的整体的发展。
[---分页标志符---]
Q:在奔驰看来,在中国市场上,那个环保概念是最先运动到市场上的?另外,在中国市场上的油品质量会影响发动机发展?
蔡澈:我们相信能源的可持续发现希望利用内燃机的力量。比如说欧洲50%以上的车都用的是清洁柴油。用清洁柴油的话,可以省油到20%到30%。而且我也认为中国缺少清洁的柴油车,我们也在考虑把柴油机的技术引入到中国,这也就似乎我们通常说Bluetech,最清洁的柴油技术。但引入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更清洁的柴油,所以我们现在也跟一些品牌有共同的倡议,探讨如何把柴油车引入中国。
Q:刚才博士说的那款要在北芬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是清洁的么?
蔡澈:首先,从研发的科技角度讲,我们肯定是尽最大努力去推广最高端的技术。无论是普通柴油,还有混合动力,抑或是我们说的Bluetech,其实和油品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推广某一种技术也要考虑是否有辅助的配合和油品问题。在美国,我们有使用清洁柴油车的倡导,那么当地也是把油品的含油量降到了最低,对于厂家来说,就可以第一时间把清洁能源技术运用到那里。但是,这是客观的因素。从主管来讲,从技术层面,我们当然愿意把最新最好的技术拿到中国。
混合动力其实也是我们可持续能源发展的一部分,明年我们也会量产,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已经考虑到这混合动力以后是有可能成为动力驱动的,这也是顺应全球趋势的战略。在中国也是,我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技术,不管是什么方案,柴油也好,混合动力也好,Bluetech也好,柴油和混合动力相匹配也好,也要看最合适的可能性。
Q:怎么看待中国内地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
蔡澈:说道中国大陆的需求,从销量来看,去年一年的销量增长达到13%,应该说这是我们最高的一个增长,大家可以看到,不论是去年的销量还是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跑车和SUV的增长非常快,(第一季度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将近翻一倍。我们希望不断在市场策略和销售策略上体现奔驰的多元化的形象,我们希望扩大客户的群体。我们希望有更多追求环保、追求动感的年轻群体在购车过程中考虑到奔驰。我们在客户满意度上做了评测,去年的测评显示奔驰荣获客户销售满意度第一名。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希望能够顺应年轻群体和精英们的发展需求。
从品牌形象上来讲,今天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用了一些影视明星,我们希望她们能够代表一部分的年轻群体。今天我们请了章子怡来做我们的嘉宾,我们希望大家看到我们新的形象。
Q:其实雷克萨斯在去年就已经是销售量第一了,但它一直不公布数据,因为他怕会来自国产化的压力。请问奔驰怎么看待这件事,是否把雷克萨斯当作自己最潜在的竞争对手。
蔡澈:雷克萨斯去年的销售的确表现得很强,但是如果要看其具体的车型销量分配,它主要的销量在IS和ES 上,在顶端的豪华车市场中,奔驰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说到IS 和ES车型,我们觉得随着全新一代C级车的国产,它的竞争力会非常强。比如说去年11月,我们上市了进口的C级车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2000辆车就全部售完了。3月份的时候,国产C级车也正式上马,应该说我们有能力与之竞争。
梅赛德斯奔驰尊重每一个竞争对手。奔驰除了有其自身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我们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人很强的特征之外,在环保技术上我们也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超越丰田,比如我们的Bluetech是世界上最清洁的柴油发动机技术。还有混合动力,我们所有的车型在研发过程中都会考虑到将来可以转换成混合动力车,这个竞争力非常大。同时,我们也提倡整体的全面的品牌形象,不仅是环保、不仅是安全、不仅是设计。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我们都有信心比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好。
Q:奔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模式会不会有变化?
蔡澈:针对不同的车型,比如我们的S型车,我们不需要有任何的代言,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款非常强的车型。在推广一些新车型或其他一些车型上,我们有可能会有明星参与。说到底,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客户和我们潜在的用户能够有机会驾驶奔驰车,奔驰车的元素非常丰富,只有你驾驶它才知道。比如新的C级车,你只要驾驶它了,就不用我们口头说服你说我们的奔驰车多么舒适多么有设计感、动感、时尚等等。
同时,我们还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因为我们认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不仅靠销售,还需要有更多的表现去回馈中国社会。比如我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的“自然之道 奔驰之道”的环保计划、我们的交通安全的教育以及国家大剧院首位战略合作伙伴的等等的举措,都是希望能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希望通过这些整体战略,有更多的人关注奔驰、热爱本次和、最终成为奔驰的客户。
我们致力于在中国长期的发展,比如大家在车展中看到的GLK紧凑型越野车选择在北京进行全球首发,各大车展都希望把这款车放到他们那里首发,但我们董事会毫无质疑地决定这款车必须放在北京车展首发。说到销售模式,我作为研发的总负责人,我对网络也非常感兴趣,这次采访完之后我也会接受一个网络采访,我们也能够看到有一些新的形式值得我们借鉴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