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市场走势的新一轮恐惧取代投机抄底的贪婪,没有比黄金更保险的避险工具

黄金港湾

来源:2009年3月5号刊 第5期 总第176期  |  作者:本刊记者 罗燕  |  阅读:

与金价和油价同涨跌、与美元反向涨跌的传统观点相反,今年以来,黄金在石油一蹶不振而美元短期走强的背景下一路飙升,成为大宗商品市场集体不景气环境下的一个异数。

就在220日,国际四月黄金期货成功突破1000美元/盎司的大关,仅比去年创下的1014.6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格低了不到6.9美元,同时黄金现货价格也升至992.43美元/盎司。与之相比,原油期货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价格已由去年夏季超过145美元/桶的最高点跌落至现在的40美元左右,棉花、大豆等其它大宗商品同样没有逃离走低的命运。

只要仔细分析即可发现,目前金价的上涨主要是来自投资的需求追捧所致,而非实际使用。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2008年全球对黄金的珠宝需求下降11%,工业消费需求下降7%。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Shares截至220日的黄金持有量达到1028.98吨,认购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2%。可以肯定的是,涌入黄金市场的“热钱”将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更为敏感,这使得黄金价格难免出现波动。

在这个世界金融体系极不稳定的时刻,似乎没有比黄金更保险的避险工具,这种逻辑也是黄金几个月来大受追捧的直接原因。就在金价重新突破1000美元关口的当天,道琼斯指数正创下7365.67这一当时的历史新低,几乎是200714000多点峰值的一半。金价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盎司也正是20083月贝尔斯登覆灭之时。

但次贷危机第二次大爆发的这半年来,黄金并非始终受到投资者无条件的青睐。黄金期货在大宗商品泡沫破裂的影响下,一度在20081024日跌至680美元/盎司的低值。不过从金价在短短4个月内逆市反弹至高位的表现看来,投资者渴望抄底的贪婪心态已经被对市场走势的新一轮恐惧所取代,与其将资金投入朝不保夕、纸面价值可能在瞬间灰飞烟灭的股市,不如投资于黄金这个看上去切实而保险的避险工具。想一想花旗和美林现在的遭遇,就在去年底它们还被认为很可能能躲过一劫甚至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投资者是如此担心经济会发生崩溃,以致于不但买进黄金还进行实物交割,而不是以期货合约或其它证券的方式持有。

正因为如此,金价开始破天荒背离油价而与美元走势相同。现在,虽然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从4.25%下调至2%,但减息步伐和幅度都逊于其它央行,导致欧元区2008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1.2%,均创历史最高降幅。同时,日本和俄罗斯等重要区域的经济也处境艰难。全球各国为了增加出口,纷纷将本币贬值,把美元推为目前少数投资者可资信赖的投资工具之一。

正如平安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彭波指出的,无论未来美元走势如何,都将推动黄金向高位发展。如果美元因投资者的避险倾向增加而继续走强,则意味着世界经济还在继续恶化,黄金在同样逻辑下将更受欢迎;如果美元走弱则代表着各国政府为救助计划和刺激政策注入市场的数万亿美元开始起效,市场很可能被推向通货膨胀,此时用来对冲通货膨胀的黄金同样会走高。

因此到目前为止,市场对黄金的乐观情绪仍占主流。这对黄金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而且他们还拥有另一个有利条件:油价这个影响黄金采掘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已下跌70%以上。美国全球投资者公司(U.S. Global Investors)研究部主管约翰·德里克预计,如果油价和美元汇率维持在当前水平,黄金行业的成本平均可以节省10%15%。国内资本市场也已经感染上对黄金的狂热情绪,与“黄金概念”相关的股票价格都呈直线上升状态。瑞金矿业不仅成为2009年第一只在香港股市实现IPO的新股,还获得67倍的超额认购,而被认为“矿业神话”的资金矿业股价在整个2月份上涨63%

对于想要投入这场新的“淘金热”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买入黄金企业股票、黄金期货或者ETF基金比直接购买实物都要合适得多。毕竟,收藏金币或金条必须支付比现货黄金价格高得多的溢价。如果你真的无法摆脱对经济前景的极度悲观情绪而想要持有黄金实物,在出手前一定要关注现货黄金价格并且选择有信誉的商家,以确保不会陷入一笔糟糕的投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