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发现,中国金融业公司治理表现抢眼,但内控建设尚处初级阶段
2009年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
23日,风险咨询和内部审计专业机构甫瀚公司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该专项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按市值(截至2008年6月30日)排名的前100家样本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明显高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垄断性公司的治理水平明显落后,阻碍了中国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股权集中度高、上市公司不分红、高管薪酬过高仍是制约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金融服务行业表现抢眼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共有13家金融类公司跻身上市公司综合排名的前20强。通过对金融、石油化工、钢铁、房地产、电信、航空等六大重点行业进行横向对比,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股东权利”、“对股东的平等待遇”、“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董事会职责”和“监事会职责”等六个指标方面的得分均处于前3位,尤其表现在信息披露的质量、及时性和全面性。
美国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世界金融体系的连锁反应与危及实体经济的严重后果,凸显了银行、证券业的公司治理和监管的缺陷和重要性。对金融业公司采用更高的治理要求和标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对于中国金融业的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研究员表示乐观,她认为,尽管中国金融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起步较晚,但能迅速与国际公司治理水准接轨。在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相关法规,包括专门的公司治理指引、董事会尽职指引、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指引等。过去的三年,国有银行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强化董事会建设,特别加强了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这些举措有效地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此外,银监会、保监会亦强化了其监管职能,防止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和衍生产品的滥用。金融类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整体得分充分说明,多年的监管努力和法规完善对提高我国金融业公司治理水平起到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作用。
内控建设尚处初级阶段
报告指出,中国百强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尽管在部分评价指标上表现出色,但仍然存在明显的漏洞。96%的公司未能建立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82%的公司未设立反舞弊程序和举报系统,73%的公司达不到IT系统政策和IT安全政策的标准。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仍主要集中于集团总部控制各下属单位,而不是从股东和公司价值角度对整个公司经营行为的内部控制。事实上,在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公司高管,在肩负内部控制责任的同时,其自身也应该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对象。
甫瀚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建新表示,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和实施,中国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仍缺乏清晰的标准,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管理体系。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监管层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给企业以明确的标杆,更需要企业更加主动的提升管理水平。
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六大政策建议
1、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出现了两个积极趋势:后进者的改善带来了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金融业公司治理水平开始明显高于非金融业公司。
2、“国有控股类”治理水平居中不变,垄断性公司的治理水平明显落后,已经明显阻碍中国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亟需更快地引入竞争因素。
3、股东人数增多尚未发挥治理影响,股权集中度过高仍旧是阻碍百强公司治理水平改进的一个因素,需要加速启动百强公司的股权多元化进程。
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开始起步,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提升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并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是下一步改进公司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5、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但是要警惕把“公司社会责任”搞成流行时尚,更要警惕本末倒置,让“公司社会责任”淹没了公司的法律责任和股东责任
6、尽管董事会的总体运作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高管薪酬、尤其是执行董事薪酬,已经出现了部分失控局面,需要加强董事会在高管薪酬有效性方面的责任。
公司治理的缺失是造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改善公司治理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企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不同行业内,中国公司治理的表现迥异也说明,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5月1日即将实行的“创业板管理办法”中就对公司治理提出了从严要求。7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将率先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施行。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企业应积极思考,如何将公司治理提高到更为重要的企业战略层面,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予以认真执行,才有可能应对猝不及防的危机与风险,才能真正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附表: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20强名单
排名
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总分
1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0036/HK03968
76.4
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988/HK03988
68.2
3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166
65.7
4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H601318/HK02318
65.1
5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SH601088/HK01088
65
6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SH600377/HK00177/ADJEXWW
64.8
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Z000063/HK00763
64.5
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SH600019
64.3
9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169
63.7
10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998/HK00998
62.8
11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328/HK03328
62.4
1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0000
62.2
1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SH601628/HK02628/ADLFC
62
1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398/HK01398
61.9
15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0015
61.6
16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SH601919/HK01919
61.4
17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SH601808/HK02883
60.9
18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SH601600/HK02600/ADACH
60.4
19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Z000001
60.4
2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H601939/HK00939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