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交易所董事长兼CEO李正焕是中国文化、美食与群山的爱好者,现在他正在喜欢上让中国企业去他领导下的韩国交易所上市

韩国邀请函

来源:2009年6月20号刊 第12期 总第183期  |  作者:本刊记者 陈伟  |  阅读:

54岁的李正焕是中国文化、美食与群山的爱好者,现在他正在喜欢上让中国企业去他领导下的韩国交易所上市。

在遭遇朝鲜核试验冲击之前,韩交所是全球反弹幅度最大的交易所之一,超过除中国外的所有主要交易所。过去的10多年间,韩交所经历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等多次沉浮,让上市企业与投资者学会了谨慎和理性,以及对长期价值投资的重视。自2005年韩国证券交易所、韩国期货交易所和科斯达克创业板合并为韩交所后,开始了向国际性资本交易市场蜕变的过程。目前科斯达克已是仅次于纳斯达克的全球第二活跃创业板。

对于希望上市的中国企业,在熟悉的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及海外上市首选的纳斯达克之外,了解韩交所的优势不无裨益;对中国政府而言,韩交所的教训与经验——尤其是在创业板上——值得借鉴。

作为全球性交易所,韩交所的投资者都来自哪里?他们的投资风格如何?外国投资者在韩交所占的比例是27.3%,他们在创业板科斯达克(KOSDAQ)的持股比例约为14%2005年之后,各种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等投资股市的比重逐步增加,投资者的风格也开始转向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随着IT尖端交易系统的导入,网上交易的个人投资者也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综合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外国投资者比重较大导致股市易受波动的情况。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去韩国上市?韩交所上市的费用低廉。以承销费用和上市中介费等系列费用所占融资额比例为例,韩交所一般是8%9%。相比之下,香港和新加坡是10%12%,欧美在14%15%。韩交所成立后,到5月底已有7家中国公司在此上市,我们乐观地预计到今年底能达到10家,从明年开始每年都会有10家以上中国企业在韩国上市。

现在,中国企业向国内银行融资非常便利,流动性并不匮乏,我们又该如何吸引它们呢?韩国在19701980年代的发展阶段时,很多企业都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这使得企业的债务比例很高。日积月累,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企业的债务比例超过200%,多的甚至到400%。这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韩国企业调整了债务比例,把它控制在100%以下。所以我们觉得企业到证券市场融资是一个更好的渠道。韩交所吸引中国企业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交投活跃,具有丰富的流动性。2008年韩国主板市场的换手率达到188%,位列全球第五,创业板科斯达克的换手率为419%,是全球第二。

能否对已经提上日程的中国创业板给出一些意见?创业板的成功关键是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在新开设的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过分投机的行为,进而影响到市场秩序。市场一旦失去投资者的信任,这种信心就很难恢复。因此,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课题是从初期就加强制度的建设和监管,这样才能与投资者建立起信任。

韩国创业板的准入条件比较低,因此很多企业都选择到创业板上市,但韩国创业板最初的退出机制不是很健全。现在韩国创业板为了建立品牌效应也在加强退出机制的管理。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资质再审查的环节,对于审查不符合标准的会要求它退市。

政府要如何扶持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展,才能使这个市场稳定运行起来?最重要的两点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的透明度。

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最重要的是税收,这也是很多企业关心的。开始时,韩国创业板对上市的创新性企业减免所得税,优惠措施维持35年。韩国的主板市场自1956年成立以来,也为企业减免了很多税项。中国创业板在创立之初也应该在税收方面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健全的退出制度也很重要。韩国创业板市场已经建立了14年,但直到现在才拥有比较健全的退出机制,这是很遗憾的事。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监管、增加透明度,都是保持投资者信心的最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