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规模应有所控制,规模过大将产生管理所及之外的问题。
必须更保守
尽管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但在全球范围内,全能银行模式的优越性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可以说,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验证了我们的银行发展模式。也就是说,银行不应该有单一或者是一两个业务,银行不能只依赖一个市场,多样化非常重要。零售银行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操作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零售银行的客户存款多数比较稳定,这使得零售银行对投资银行或者是其它的银行业务起到稳定作用,在金融危机后这一点尤其明显。
在未来,投资银行的业务仍然还会存在,毕竟其在每一个经济体里面都是很重要的行业,IPO、并购咨询等业务这些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金融危机之中,企业对投行的服务仍然有需求,市场的波动使企业的风险增加,这也让它们更需要规避风险。
综合来看,银行的每一个业务都有它积极的特点,它们的运营方式、管理方式都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整体来说银行还是要高度关注市场的风险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当市场操作越来越复杂、产品也越来越复杂的时候,银行的风险管理尤其重要,银行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在前、中、后台全面加强,每一位员工都要加强操作风险的管理。在金融危机之后,法兴吸取了很多教训,在各个部门都增强了风险控制的力度,但同样,对于所有银行来说这仍然是要继续加深力度的领域,哪怕是一个很小很简单的改变都可能避免风险的出现。
银行的规模也应该有所控制,规模过大容易产生管理顾不到的问题,规模太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也不是好事。随着银行业的全球化,银行每去一个新的市场一定要明确了解当地情况:当地的风险是什么?当地的市场要求、客户要求、客户品位和产品是什么样的?然后要结合自己的优势配合市场发展。在新的市场开拓,新的客户开拓方面都要很谨慎。银行是一个保守的行业,应该保证低风险,所有的业务都应该朝着保守的方面去做,这不同于PE公司—风险高,但回报也高。
与国际市场不同,银行业在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很多领域还没有开始,银行的服务和产品仍然非常单一。中国需要继续推动市场和产品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要教育整个市场并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