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尽管市场对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早有预期,但很少有人能料到调整来得如此之快。此次上调距离央行上次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已经过去将近13个月,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执行16%的准备金率水平,中小金融机构执行14%的水平。根据最新的存款数据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一次冻结约3000亿元资金。
中国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令海外分析人士和投资人感到“震惊”,不少人都担心,这可能意味着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的终结。因此,上述消息见诸媒体后,全球股市都普遍走低或扩大跌幅,原油价格一度大跌1.5%。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3时,美股开盘后普遍下跌。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表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增加了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此外,这也是央行调整通胀预期,对资本市场发出信号,关注资产价格过高的情况。
李稻葵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货币存量非常高。他谈到,2009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宽松的,货币存量非常高,2010年货币政策同样宽松,但较2009年的非常宽松来说,将会是适度宽松。此外,近期资产价格过高,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透露这样一个信号,代表央行在高度关注资产价格过高这一问题,需要调整通胀预期。
2010年1月第一周金融机构投放新增贷款约6000亿元,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约1800亿元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按照这样的速度估计,1月新增贷款将突破万亿元,央行或于近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李稻葵认为,首周新增贷款超预期跟我国的贷款结构有关系,这只是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导火线。
至于2010年央行是否会加息,李稻葵表示,如果CPI上涨超过2.5%,央行有加息的可能。
北大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则认为,上调准备金率主要针对过剩的流动性,央行采取控制信贷的措施,下一步如果通胀明显,央行采取控制信贷的措施,下一步如果通胀明显,央行将有可能加息。
“上调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已有收紧货币政策的迹象。”曹凤岐表示,此次央行推出这一举措,主要是针对已出现的过剩流动性。曹凤岐称,去年银行放贷9万亿,最近流动性仍在不断增多,央行此时出手正要采取措施控制信贷。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的第一周,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就达到6000亿元,远远高于去年10月份和11月份不足3000亿元的月新增贷款额。
对于央行下一步是否会加息,曹凤岐认为,“有可能加息,但不见得马上加”,最终要看很快将公布的去年12月CPI数据,如果通胀明显,则加息可能性加大。曹凤岐称,央行此次举措在意料之中,不过比预想的时间提前了,而且这次对中小金融机构暂不调整,也表明对经济支持的货币政策大方向未变。
此外,曹凤岐表示,准备金率的上调,不会对股市走势有实质性影响,不过由于通胀预期的存在,货币政策微调会对投资者心理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