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尽管全球流动性相当充裕,但产生全球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刘明康:全球通胀可能性不大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Andrew Batson  |  阅读: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全球出现高通胀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时中国决策层正在回撤此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力求避免国内价格水平出现激增。

Bloomberg News
刘明康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仍显疲弱,复苏可能步履缓慢,这将平衡因中国高速增长而给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上行压力。曾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刘明康是在接受党办杂志《求是》专访时做出如上表述的。

他说,全球经济复苏必将是一个缓慢、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他还列举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体系去杠杆化和不良资产清理远未结束以及大量过剩产能还有待调整消化等诸多问题。

刘明康说,在这种大背景下,尽管全球流动性相当充裕,但产生全球通胀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他说,多数大型经济体所奉行的过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投资者更轻易地将资金投入大宗商品市场,不过这对价格的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他说,美元长期走贬预期和各种投机操作,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但很难设想这种上涨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无论如何,全球现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能、也不会是市场的一个长期特点。刘明康认为,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近期还不会实质性退出。

刘明康说,但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渐好转以及公共债务压力的加大,刺激政策迟早要退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流动性因素将明显减弱。

等一下,你说,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难道不是由中国的需求所推动的吗?而中国的需求比发达国家的需求增速要快的多。刘明康说,不一定。

刘明康说,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会加大大宗商品的需求,但从绝对量看,发达经济体仍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

他说,在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全球大宗商品并无持续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