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要求人民币升值,结果美国零售商抗议,美国不得不面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实在有些讽刺
经济学人:人民币升值掀起的战争
中国于6月19日宣布让人民币小幅浮动,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每日波动最多可达0.5%。数年来美国制造业要求人民币升值,现在则换成零售商抗议,它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将让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上升。
对欧洲的已发展市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人民币升值将使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或是压低零售和制造商的利润。同时,中国的工资也有升高的威胁,近期中国的罢工显示中国工人不再愿意当廉价劳工。
经济学人预估,中国今年实质工资将成长12.4%,2014年前每年约成长9%,部分知名企业的调薪幅度可能会更高。纺织等劳力密集工业将受严重冲击,但其它的产业情况就没有那么严重,例如工资只占总成本一小部分的电子业。此外,工资上升也有机会被生产力增加抵消。
人民币价值重估确实有威胁,但也有迹象显示,中国政府会避免价格大幅重估,接下来一、二年内人民币应该只会微幅升值。事实上,各界相信人民币升值的脚步会比上一次慢得多,货币市场的看法也是如此,远期市场预估人民币接下来12个只会升值2.2%。
不过,Nike也表示货币变动和成本膨胀,将大幅影响明年的财务数字。Nike非常倚赖美国市场,美国制造业要求人民币升值,结果美国还得面临最大的风险,实在有些讽刺。少数制造商开始考虑移出中国工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力增加,或许可以抵消厂商在已发展市场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