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政府部门将从8 月10 日开始公布7 月份经济数据。高盛全球经济、商品和策略研究对数据进行点评并做出预测
经济点评:实体经济企稳CPI 暂升
实体经济增长企稳
工业增加值:我们预计7 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将持平于6 月份的13.7%。7 月份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为5.9%,高于6 月份2.1%的季调后折年增幅。尽管近期公布的7 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了0.9 个百分点,但再次季调后该指数上升了0.4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库存迅速调整过后实体经济增长可能开始企稳。
固定资产投资:我们预计7 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将从6 月份的24.6%反弹至25.5%。一至七月累计同比增幅不变,仍为25.5%。增速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低基数(2009 年7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六月下降了5.4%)但政策立场也略有调整(高层政策基调有所调整,对保证短期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视很可能影响了库存调整,同时我们的行业调研显示,7 月份政府可能加快了对部分项目投资的审批和实际进度)。
零售额:我们认为7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可能为18.7%左右,高于6 月份的18.3%。由于预计下游通胀率将同比上升,这意味着实际消费增长虽略有放缓但依然强劲(15%)。
贸易:我们预计7 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将从6 月份的43.9%放缓至39.0%。隐含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速从6 月份的-23.0%升至-11.6%。我们认为,5、6月份数据非常强劲(注意虽然6 月份环比增速为负,但是这是建立在5 月份非常高的基数上的)的部分原因在于大宗商品的出口提前。随着7 月中旬这部分货物的出口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取消,我们应会看到7 月份出口增速将放缓。同时,我们预计7 月份进口同比增速将保持在31%左右,低于6 月份34.1%的水平。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从6 月份的-17.7%降至-20.9%。与出口实物量下降导致的出口增长下降不同,进口环比增幅下降的原因可能更多地在于进口价格下跌(与PPI 相似,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往往滞后于市场价格)而进口实物量增长可能伴随国内需求增长一同企稳。预计净出口将从6 月份的200 亿美元进一步上升至219 亿美元左右。
高盛全球经济、商品和策略研究 中国点评
洪灾推动CPI 上升,但应该只是暂时现象
7月份同比CPI 增幅可能从6 月份的2.9%升至3.4%。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约为4.8%,高于6 月份的-0.5%。食品价格,尤其是蔬菜价格的上涨推动了CPI的上升。非食品CPI 经过季节调整的环比增幅可能保持稳定,同比增幅因基数较低将出现小幅上升。随着洪灾逐渐退却,蔬菜价格已经开始在7 月份最后一周回落,我们预计CPI 环比和同比增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降。
近期发布的7 月份PMI 数据(再度季调后)和我们的高盛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均显示,7 月份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在5、6 月份的快速下降后反弹。但是,由于PPI 通常滞后于市场价,7 月份PPI 数据仍可能出现同比下降,环比增长维持负值。我们预计7 月份PPI 同比增幅将从6 月份的6.4% 降至6.0%,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从6 月份的-7.0%升至-4.2%。
货币和信贷增长反弹
我们预计,7 月份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为人民币6,000 亿元左右,同比增幅为18.6%,高于6 月份的18.2%。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约为16.1%,高于6 月份的11.6%。
M2同比增速可能会从6 月份的18.5%升至18.7%。7 月份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预计将从6 月份的12.3%升至17.6%。
尽管人民币6,000 亿元的贷款数字较6 月份(人民币6,030 亿元)变化不大,但这应被看作积极信号,原因是:1) 如果政府严格保持全年人民币7.5 万亿元的信贷目标,以及30%:30%:20%:20%的季度投放节奏,那么今年下半年每月的信贷规模将略低于人民币5,000 亿元(略低的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的信贷规模比60%的目标高出近2%);2) 这将推动货币和信贷增长的同比和环比反弹,意味着我们的高盛中国金融状况指数放松,从而可能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图表
(注:7 月份数据是我们的预测。数据公布日期只是暂定,有可能出现调整。资料来源:CEIC、高盛全球经济、商品和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