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德意志银行预计个人消费电子商务市场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2%,市场总规模于2014年将达人民币1.523万亿元,占国内零售总额的7.2%

德银:中国个人电子商务消费5年内超1.5万亿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刘建辉  |  阅读:

德意志银行昨天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为王》的研究报告称,中国个人电子商务消费预计在2009-201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2%,市场总规模于2014年将达人民币1.523万亿元,占国内零售总额的7.2%。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上升至59.3%,个人用户总数将达8.12亿。个人消费电子商务市场,包括“企业对个人”(B2C)以及“个人对个人”(C2C)市场。
 
德意志银行认为,在未来五年间,中国消费者将更重视互联网上商家的物流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能力,相比而言,产品种类的丰富程度以及对某项产品的深入程度则略显次要。报告预计网上B2C商户将积极拓宽所供产品种类,同时,产品供货商之间的竞争也将日益升级加剧,最终可能导致市场整合。
 
德意志银行亚洲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研究主管阿兰∙ 赫拉维(Alan Hellawell)赫拉维说:“电子商务成功的三大要素是:成功的产品推广、库存管理以及高效低价的物流配送能力。物流配送能力,作为第三大要素,虽然目前还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但是仍需大力改进和发展以跟上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具体来说,赫拉维指出,中国的仓储业目前已无法满足电子商务行业不断激增的需求,缺乏相应的服务商,网上销售业务难以获得必要的仓储管理软件系统及硬件服务。为弥补这一不足,在建设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方面已经投入大量资金。
 
德意志银行指出:现有两种电子商务模式:一种是“平台”型电子商务—— 这类公司的仓储、运输和配送都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另一种是“自建”型电子商务——这类公司发展起了自己的仓储和配送能力。赫拉维说:“我们更看好‘平台’型模式,它的成本效率更高,扩张起来更容易,交易量能够更快地增长。我们认为这种迅速扩张的能力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物流伙伴来说都至关重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目前中国有4.04亿互联网用户。2008年,中国互联网相关行业总产值为人民币6,500亿元,德意志银行估计这一数值在2009年增长了36%,达到人民币8,8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