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埃哲银行风险管控季度报告,顶级分析和决策管理技术专家提醒中国银行业保持警觉

16家银行财报喜人,消费信贷增长或挑战盈利预期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费埃哲  |  阅读:

近期,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密集披露,平均净利润增速达30%以上的业绩十分可观。其中中行、农行业绩尤其突出。两行的资产规模均首次突破10万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272.22亿元、24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和30%。中行和农行创下其历来最高季度净利,显示了中国银行业的繁荣。分析和决策管理技术的领导者费埃哲提醒业界,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消费信贷激增值得中国银行业界关注,各家商业银行需要积极管理消费者信贷风险,保持并管理好盈利预期。
 
费埃哲银行风险管控季度报告显示,中国信用市场与其它国家信用市场呈现不同的趋势。美国消费者在寻求更多的消费信贷,信贷机构则在信贷审核上变的谨慎。而中国恰好相反。在中国,消费者使用消费信贷更加容易,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消费信贷增长了200倍。
 
而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还会继续持续增长。一方面,中国的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空间。中国的汽车消费发展迅速,但是利用信贷来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只占全部购车人数的10%,而在其他国家则占到了50%,银行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另一方面,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更加活跃的市场,需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这将使中国的消费信贷在下一个五年持续增长。
 
“多年来,美国经济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掣。然而许多市场观察者认为,不断增长的中国富裕消费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掣。”费埃哲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认为。“消费信贷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但机遇产生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挑战。”
 
消费信贷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事物,追踪和记录消费信贷行为的措施则更加年轻--中国的国家征信机构成立于2003年。在今年费埃哲与IDC合作举办的,包括中国在内的33位金融机构首席风险管控官参加的亚太论坛上,风险管理者们告诉我们风险数据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的信用卡或信贷申请递交给信贷机构。面对年轻的中国信贷市场上“雪崩”式的消费信贷增长,能否通过信用卡或信贷审批前全面了解这些消费者的信誉情况并据此给予适当的信用额度,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围绕消费者不确定的信誉问题,没有合理的保险措施与风险管控措施而盲目发展消费信贷是很危险的。在中国,与信用卡有关的欺诈水平和坏账在不断地攀升。费埃哲通过预测性分析帮助银行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保证放出的贷款能够得到偿还,及如何降低欺诈风险。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引领者,必须保持警觉,不能使消费信贷的繁荣超出管控范围。”费埃哲大中华区总裁吴辅世表示。
 
他认为,分析技术将成为新兴的中国信用卡行业一个基本的、必要的保证及管理工具。信贷机构需要通过持续的,依赖数据和规则分析做出的决策管控风险,这是实现其投资组合及个人账户有效盈利的唯一方式。费埃哲通过预测性分析管理消费信贷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来自市场、欺诈、信贷等方面的风险。费埃哲目前服务于中国排名前十的十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