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新”能源成为石油巨头们抢夺的阵地

拧干岩石

来源:2010年11月5日 第21期 总第216期  |  作者:李晨蕾  |  阅读:

 
虽然稍晚一步,中海油也终于开始自己的页岩油气布局。这家公司刚刚宣布参股美国切萨皮克公司的页岩油气项目。不同于以往单纯资金换资源式的海外并购,这个投资更重要的目标是对方的页岩油气开采技术。
 
这是中海油首次涉足页岩油气资源的开采,也是中国国有石油企业首次对美国页岩油气领域进行投资。本次交易的目标是以资金换取技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CEO.N,00883.HK)的新任CEO杨华指出,此次投资的原因是对切萨皮克页岩气勘探、开发及营销的技术和经验的需求。
 
页岩气是传统能源界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有专家断言,页岩气将是最后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化石能源。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估计储量在30万亿到100万亿立方米。中国政府已经把页岩气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在第十三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的演讲中透露,中国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是十年内产量占常规天然气的8%至12%。
 
如果参股切萨皮克的所有目标顺利达成,中海油在页岩气上在进度至少能够与另外两大石油央企追平。目前中国还没有任何页岩气生产。但在这个大趋势中,页岩气已经由原来的“鸡肋”变成三大石油公司青睐的对象。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探路布局上走在中海油前面。中石油去年开始页岩气的前期勘探先导性试验,并与壳牌、康菲、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开展合作研究及试采开发,计划2015年前在国内建立5亿立方米页岩气生产规模。中石化今年也先后启动了多个页岩气评价研究项目,并正式成立页岩气勘探项目管理部。
 
来自中海油官网上的消息显示: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将以10.8亿美元购入切萨皮克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Eagle Ford Shale Project)共33.3%的权益。这个项目位于得克萨斯南部,净面积达60万英亩,交易涉及项目区域内约有40亿桶油当量的风险前资源潜力。预计交易将于2012年年底前完成。
 
过去几年中,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成败互见,总体上看成功率不高。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认为,“世界资源的存在量有限,注定过去那种单纯购买资源的路径无法长久”。由于储量丰富,煤层气和页岩气被称之为“连续型油气藏”,其资源前景被认为是“遍地黄金”。可以预期,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将成为常规能源的补充甚至替代性“新”能源。
 
技术是页岩油气商业化开采的关键。页岩气是指存于泥页岩中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一样,由于开采难度大,需要借助特殊技术,才有商业开采价值。美国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2009年页岩气产量达到878亿方,超过我国当年天然气的产量。
 
中海油将如何分享切萨皮克的相关技术目前还不得而知,中海油新闻发言人蒋永智承认,中海油对此后作业及运营的参与方式尚未确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掌握开采技术的同时,中海油还要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页岩气运营模式,“切萨皮克的运营模式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充分、管网分布较为完善的美国市场,不可能直接在中国复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