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走向极致的话,就基本上扼杀了金融服务业在整个社会价值链当中的作用
摩根大通方方:金融业监管不能走极端
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不久提出 “沃尔克规则”,对银行业进行秋后算账。该方案提议出台计划限制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交易(proprietory trading),同时对金融机构的规模和集中度施加新的限制。从而避免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重演。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方方在昨天的媒体圆桌会上表示,金融业将来的发展是以服务为根本,而不是以大量的资本拨备来承担超额的风险为根本。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走向极致的话,就基本上扼杀了金融服务业在整个社会价值链当中的作用。
“在整个社会经济价值链当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银行如果不承担总是要有人承担。如果对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能力限制过死的话,这个成本最后一定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比如银行不再提供按揭,或者将首付提高到80%,肯定就抑制了消费。”方方认为,对金融业的监管和金融业本身要通过认识风险,承担风险,给风险定价。
方方强调,对金融业的监管还要考虑到金融危机恢复过程当中的历史阶段。过去若干次的金融危机的情况显示,通常的情况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一年反弹比较迅猛,然后就开始进入没有方向性的振荡期,通常长达数年,最后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轨道。方方同时表示,对金融业的监管需要全球性的互动,因为全球的资本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技术、通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得金融行业越来越金融化。
市场动荡的两大原因
针对四季度末至今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方方表示主要原因有两个:刺激政策的退出和政府无力还债。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资本市场强劲复苏的势头一直持续到四季度,进入今年的一季度之后,开始动荡起来。市场对于全球性的政府刺激政策的退出产生了一些疑虑。虽然所有人都提出全球仍然要继续应对金融危机复苏等等,特别是在最近的达沃斯论坛上,这一论调仍然被一再重申。但是实际上各国政府都在做实施一些退出政策,比如中国央行一季度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了银行信贷规模,就给了市场一个紧缩的信号。
方方认为,另外一个造成市场动荡的原因,就是由于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大量的借钱救火,后来发现偿债成了问题,因此就出现一些国家信用的危机,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希腊出。最新的美国政府公布的超大的财政赤字预算案也是这种后果的体现。这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市场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