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香港银行业的复苏蓄势待发,但仍面临潜在风险
香港银行业复苏在望
标准普尔以“卧虎藏龙”来概括对香港银行业今年趋势的预测。2010年是中国农历虎年,香港各银行如“卧虎”般蓄势待发,准备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进行扩张;但标准普尔评级服务认为,中国(通常以龙作为象征)仍将是它们的潜在风险所在。由于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挑战性日益加剧,家族经营的小型银行的持有人将视出售股权为日渐吸引的选择,因此香港银行业的构成可能将发生变化。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沈恩泽表示:“标准普尔维持对香港银行业的稳定展望。我们预计银行盈利能力将在2010年随着本地经济复苏而出现改善,但仍将受制于较窄的净息差,同时也易受外部经济状况的冲击。”我们预计香港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健,中国内地相关贷款仍是主要的潜在风险。2008年末至2009年,香港银行业经历严峻的经营环境,但其主要优势并未受到影响。我们认为,它们将继续受到强劲基本因素(资本实力和流动性)的有力支持,监管环境也对银行的信用状况有利。
标准普尔预计,随着香港经济在2009年经历温和衰退后出现复苏,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5%,香港银行业盈利能力也将在2010年随之改善。但是,由于利率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保持在较低水平,较低的净息差仍将是它们的制约因素。我们预计经济复苏将带动非利息收入继续上升;但手续费与交易性收入将取决于外部经济状况和投资市场氛围。尽管我们认为贷款损失拨备仍将处于受控制水平,但将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中国内地政策的影响。
标准普尔预期,香港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中期内将保持在良好水平。我们认为香港金融管理局为有效的监管机构,而且香港各银行的放贷标准一般优于其他地区。
沈恩泽表示:“中国业务将带来一定的潜在挑战。我们认为,随着香港各银行不断在内地拓展业务,并增加贷款予内地的新客户,它们将面临更高的信用风险,这主要源于政策风险和发展中的信用文化。”
标准普尔预计香港银行业向中资实体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比率将在未来几年升至30%-40%。此外,随着内地与香港两种经济体制的不断融合,香港本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特别是企业和商业借款人)与内地经济状况的关联程度日益上升。
由于中国经济最近几年保持强劲增长,香港各银行不断扩大内地贷款规模。2009年它们与此相关的资产的质量依旧较高,这部分受惠于内地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措施以及充裕的流动性。我们还意识到,与香港相比,内地的贷款偿还文化和法律框架还有待发展,这可能使银行收回不良贷款的难度增加。
标准普尔相信中国政府将在今年收紧银根,从而降低贷款增速。尽管这意味着边缘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将上升,从而可能带来短期阵痛,但对大多数香港银行而言,这种影响可能在可控范围内,因为它们目前在内地的贷款规模仍然较小。此外,根据历史经验,我们相信至少在初期中国政府将逐步收紧政策。这将令企业获得充足的时间管理流动性和调整业务规划,从而减轻中国和香港各银行资产质量所受的负面影响。
鉴于香港的传统银行业产品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我们预计香港各银行将在内地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并且继续在财富管理领域内发展。随着香港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不断协商,离岸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将为香港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及风险。
即使香港经济出现复苏,我们相信小型独立银行的持有人将视出售股权为日渐吸引的选择,因为小型银行的经营权价值未来可能出现下降的风险可能高于业务的长期回报。自香港利率协议安排在十多年前被撤销以来,规模经济在香港银行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香港银行业内,小型银行在净息差和盈利能力受更大的压力。它们扩展业务的能力也受制于自身规模和财务实力。
标准普尔相信,全球普遍加强监管要求的趋势可成为香港小型银行未来几年变更所有人的一种驱动力。香港银行(或外资银行在香港的现有银行业务)可能仍是中资大型银行拓展海外的跳板。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由于香港经济结构灵活以及监管环境优良,因此海外金融机构仍将香港视为进入大中华区市场的吸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