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宋宇表示,与信贷增量相比,应更关注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

高盛:信贷环境依然宽松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  阅读:

针对央行12日晚间公布的统计数据,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宋宇表示,3月份新增贷款5,107亿人民币,低于高盛此前6,000亿元的预测和7,090亿元的市场平均预测。3月份同比增速从2月份的27.2%放缓至21.8%,经季节调整后的折年月环比增幅从2月份的27.8%降至10.0%。
 
两位经济学家在昨天发布的《中国经济数据点评》中指出,考虑到3月信贷规模通常较大,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量的下降似乎意味着流动性显著收紧。但是由于信贷数量控制在更大程度上采取的是季度目标,一季度平均每月8,670亿元的贷款数据比三月当月数据更能体现真实的政策立场。一季度2.6万亿的贷款十分充裕,同时也显著高于年初制定的全年7.5万亿贷款按各季3:3:2:2的比例投放的目标(一季度2.25万亿)。
 
两位经济学家表示,应更关注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鉴于货币当局将人民币贷款规模作为主要调控目标,而且借贷意愿在企业利润强劲增长以及真实利率为负的情况下越来越强烈,商业银行正努力采用各种方法降低其报告的人民币贷款数据。二是,外汇流入和银行贷款一样可以增加实体经济里的流动性。净出口的绝对水平,投资者对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的预期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有明显 变化,外汇流入也因此可能会对总体流动性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变化会反映到广义货币数据中。
 
就3月份的数据来看,M2环比增速仍然保持在接近 24%的高位。3月份M2同比增速由2月份的25.5%降至22.5%,高于高盛21.5%的预测和22.2%的市场平均预测。经季节调整后的折年月环比增幅也从2月份的34.2%回落至23.8%。
 
乔虹、宋宇最后强调:“只要政府能够坚持人民币7.5万亿元的贷款目标,特别是17%的M2增长目标(重要的是环比增长而不是年末同比增长),通胀的上升与2007-2008年相比应该会是相对温和并且是暂时的。我们对中国2011年经济前景持乐观看法,并预计2011年全年GDP增长10%左右,CPI通胀率约为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