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停牌半个月之后,华夏银行融资方案终于水落石出。总额愈200亿的融资方案也让首钢重回第一股东的宝座
[综合报道]华夏银行再融资愈200亿
历时半个多月的停牌等待,华夏银行再融资方案终于水落石出。华夏银行公告称,拟向首钢总公司、国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卢森堡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总计18.59亿股,融资总额不超过208亿元。
4月14日,华夏银行称,正在筹划再融资重大事项,由于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发布停牌公告。此后,华夏银行又连续两次发布再停牌公告,并称将于5月6日复牌。
华夏银行于今年3月初发行次级债券44 亿元,并全部计入附属资本。2009年,华夏银行通过了定向增发议案,募集资金115.6亿元。更早的2008 年,华夏银行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5.57亿元用于补充核心资本金。可见,华夏银行的融资频率非常高。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频繁的融资并不是好现象,所以通过此次再融资,华夏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达到8.5%以上,用于支撑未来两三年的需要。
在2009年的天量信贷之后,为了补充资本核心充足率,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国有大型银行,再融资消息此起彼伏。付立春认为,激增的融资规模将成为压制金融板块全年行情的重大负担。他说,目前,金融板块向上的动力不足,从基本面没有带动大盘向上的动力。
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闫莉认为,再融资除了给资本市场带来压力,同时还增加了银行成本,后期银行存在着不良贷款率、坏账增加的风险。
首钢重回第一股东宝座
更为市场关注的是,此次定向增发之后,首钢总公司在时隔五个半月后重回第一大股东。今年3月德意志银行以17.12%的持股比例,超过了持股13.98%的首钢,成为了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华夏银行逾200亿元再融资方案获得通过表明了前几大主要股东对华夏银行的支持,同时资本补充将有利于未来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张和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1992年,华夏银行由首钢全资创办。1996年4月,华夏银行改制,变更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后,首钢以20%的持股比例稳坐第一大股东位置,经过数次的股权转让,华夏银行的持股比例降至13.98%。2005年德银购入华夏银行9.9%的股份。在金融市场最困难的2008年,德银以高出当时市价近90%的高价增持华夏银行2.67亿股A股普通股;2010年3月,通过对收购华夏银行股东萨尔·奥彭海姆公司的部分股权,德银持股比例上升至17.12%,成为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