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上周重新回到10000点上方。股市上弹下跳的魔咒似乎永远也摆不脱,但回顾道指1000点的历史,或许还是有助于更加清楚地思考道指10000点

道指10000点会不会是1000点的冗长重播?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作者:Jason Zweig  |  阅读:

自1999年3月16日首次盘中触及10000点以来,道指已有63次突破然后跌破这一关口。今年6月11日收盘,道指较11年前的这一天低了219.6点。

股市就这么上弹下跳,似乎永远也摆不脱,然而这不是第一次出现。1966年1月18日,道指盘中最高触及1000.50点;同一年的1月和2月份,又有三次突破这一四位数关口然后回落。1972年和1976年,道指重新冲破1000点,然后都落了下来。直到1982年12月,才终于翻越1000点然后一直保持。

华尔街人士还专门为这种市场行为发明了一个词汇:“四位数恐惧症”(quadraphobia),也就是害怕道指收盘呈现为四位数。

当然,金融史不会重复上演,就算是有些回声,可能也很难听出来。1966年到1982年的年通胀率约为7%,远远高于当前水平,把股市的所有回报都吃掉了。而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研究数据服务(Wharton Research Data Services)为《华尔街日报》做的分析,70年代道指在美国股市的整体价值中只占约15%,而今天的这个比例是30%。

但回顾道指1000点的历史,或许还是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思考道指10000点。

1982年到1999年的牛市处在这两个时代的中间。这轮牛市期间,电脑和互联网腾飞,利率下降,都起到了降低研发成本的作用,让美国公司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创新。

而沃顿的研究显示,牛市之前和之后(也就是道指1000点和10000点时期),企业用于创新的投资增长速度是处在下降之中的。在1000点时期,股市停滞不前是因为整个经济和多数企业也都停滞不前。

在道指1000点时代开始之际,被50年代强劲增长惯坏了的投资者们已将市盈率推高到了18倍。与此相似,1999年道指突破10000点时,市盈率达到33倍以上,是长期平均水平的两倍。高预期是低回报的主要原因之一。

投资者需要记住,股市可以长时间不上不下,就像1929年到二战结束的美国,1900年到1957年的德国和1989年以来的日本。在我看来,美国股市和债市在未来数年的回报率将比不上它们的长期平均水平。

不过,虽然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但也决不能说它就一定会出现。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国债将会缩水时,单单过去一个月它就涨了3%。

1982年道指突破1000点时,也有很多人对它存有怀疑。一位怀疑者对《华尔街日报》说,投资者已经开始了一种欣愉与自满的状态。另外一人也不相信道指在可见的将来出现持续反弹的可能性。

虽然道指可能还要等多年才会在10000点上方持续上升,但当这种趋势真正到来时,没人会察觉。所以就像我不会建议任何人全额投资股市一样,我也不建议多数人一分钱也不投。而且我认为,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股市投资资金分配到美国以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其他市场及其货币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1963年11月道指处在740点时,大投资家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宣布说,在华尔街摸爬滚打近50年,我发现我对股市的将来走势知道得越来越少,但投资者应该怎样做,我是知道得越来越多。

格雷厄姆然后提出忠告说,投资者投在股市的资金一定不要少于25%或多于75%,当市场下跌时,投资比例就要更接近75%,上涨时就更接近25%。1964年年底,道指接近900点,他建议投资股市的比例不要超过50%;八年后他又重复了这个观点。我觉得,在道指10000点时代,他可能也会说一些和1000点时代非常相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