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金融界工作的人,赚的钱比大部分人都多?因为数百万存款者希望能赚到的利润,都成了经济租付给金融产业
经济学人:金融业正在蚕食你的钱
1980年后,金融业薪资成长速度比工程师还快。银行的获利能力也更为提高。1921-1971年间,银行股东权益报酬率平均约为7%,随后则为20%,这表示金融产业有能力赚取“经济租”。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则是,为什么经济租没有因为竞争而消失?
进入障碍是市场缺乏竞争最常见的解释,而在银行业方面,障碍也许是以政府隐性支持的形式存在,因为这会减低大型银行的成本。美国三大银行持有的资产比例自94年来已经增为三倍,研究人员视此为缺乏竞争的证据。集中化对经济是否有利无从得知,但研究显示银行持有50-100亿美元资产时,最具经济规模。
此外,金融业成长也碰上了汇率和市场自由化,并创造了一系列金融商品。商品越复杂透明性越低,消费者也就更难判断自己被收取多少费用。交易量上升也很重要,因为交易可以收取佣金或费用。
政府目前打算用征税和规范来解决问题,但这可能会有负面后果。专家建议大型基金机构应该实行长期投资,将年度资产组合更换率限制在30%,拒绝支付绩效费用,不投资避险基金等另类资产,只投资在公开市场交易的证券。
细节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概念很简单。如果大型基金拥有大部分的市场,短线交易就难以获利。或许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表现高于平均,或许大家都被资产管理产业迷惑了,这个产业的竞争基础并非价格,而是过去的表现。无论原因为何,数百万存款者希望能赚到的利润,都成了经济租付给金融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