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无疑是农行IPO的最大标签,这既是投资人与农行在IPO定价时讨价还价的博弈焦点,也是这家历史包袱最重的国有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农行IPO:农村金融博弈
参与过农行预路演的业内人士表示,农村金融的收益较低,坏帐风险大,都是投资人担心的地方.但从长期来看,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令农行与其他银行具明显不同的特点,农行县域网络或逐渐显现出金融优势,其上市後的股价及经营前景也有令人期待之处.
"农行上市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之间在商业化与利润化上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需要农行更智慧地找寻平衡点."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指出.
农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未上市的,其从股改到准备上市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与之前上市的中资商业银行不同,农行一直肩负着服务中国八亿农民的特殊使命.该行董事长项俊波此前曾表示,在商业利益和搞三农金融服务的使命之间取得平衡,就像是要设法把水火融为一体.
而据接近财政部的相关人士表示,农行上市作为金融改革的收官之作,是国务院高层力推的.之後国家会对包括农行三农事业部在内的农村金融的财税政策重新作出安排,增加更多的优惠.
"博弈过程越激烈,也愈发显示农行的IPO还是很有吸引力,不然就不关心了."一位大型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称,"但以过往经验来看,对农村金融目前的担心要大于放心."
目前为止,农行尚没有公布最後发行价.根据路透调查18位基金经理、策略师和分析师的平均预估,农行的发行市净率(PB,市帐率)料为1.5倍.这与早前知情人士称农行原希望市净率为2倍相差甚远,从而也令农行可能无缘全球最大规模IPO的称号.不过今日午後市场则有传言称,农行发行市净率定为1.8倍,并激励银行股大幅反弹.
农村金融是最大标签
不可避免地,作为中国拥有员工人数最多及境内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重点从事的农村金融业务是本次发行的最大标签.但与以往路透采访的情况不同,被访的经济学家及业内分析师,在回答农行与农村金融的关系时,都显得遮遮掩掩.
其中一位券商表示,"目前是农行定价的敏感时期,目前来看,对农村金融的担心还是要大些,还是不要署名的好."
县域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据农行IPO预披露材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县域地区人口总量为9.28亿,占中国总人口的69.8%.2008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占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9.6%.
"农行最大的特点是与中国的'三农'联系最紧密,可以说,中国三农的前景与农行未来的经营息息相关."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
2007年,中国最高级别的金融会议确定了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农行在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称,三农金融业务在其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农行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在县域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渗透率.从历史上看,与城市金融业务相比,三农金融业务通常面临更高的风险.
"从农行的报表也能看出,三农金融业务的不良率高,获利能力低.IPO定价肯定受影响."一位不愿署名的银行业知名分析师称
按五级分类法,农行三农金融业务贷款去年末的不良贷款率达3.6%,高于该行同期全部贷款2.91%的不良率.
获益三农将逐步体现
对于拥有13亿人口,其中8亿多为农民的中国来说,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也是中国能否真正走向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
"三农金融业务是农行区别于其他三大行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但这块业务风险高,不良率也较高,目前来看没有太大亮点,但未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故事还是值得期待."太平洋证券一位投行人士称.
郭田勇也指出,三农业务板块风险较大,不良率相对较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损股东的权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三农贷款投入的税收、保险、财政等方面的风险补偿机制,实现三农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监会去年颁布"农行实施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对农行三农金融业务的资产、负债占全行资产、负债的比例以及成本收入比等指标做出了指引.
农行预披露材料显示,其三农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和经营效率持续改善,财务业绩强劲增长,税前利润从2007年的94.34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209.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0%.
农行A股发行申请周三毫无悬念地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其上市之路又前行一步.农行此次拟发行A股及H股共476亿股,并预计今年净利至少增长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