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分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恐惧会使投资者竭力自保,2012年或许就是终点
美国国债的庞氏骗局
全球对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的反对正在蔓延到美国本土,即便是那里的金融人士(financial guys)也对此持批评态度。当美联储想刺激经济,就按照这样做能促进国内就业的理论送钱。但毫无疑问,他们不过是用这些钱炒高了金融资产,然后把创造就业的任务留给别人。不管这套理论是否能生效,这些金融人士通过在泡沫中冲浪都变得更有钱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至少其中一大部分—对美联储的作为感到焦虑?
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运行的不如预期。新兴经济体正在加紧对抗流入的热钱。美国金融人士在宽松政策之前买入国债,希望新兴经济体从他们手中以更高价格买走这些国债以吸收热钱。但这套理论运行的并不好,因为新兴经济体通过资本控制的方式驱逐热钱。同时,被新兴经济体挡住的热钱大量涌入大宗商品,这正是通向通货膨胀的快车道。而对通货膨胀的恐惧正吓走潜在的国债买家。
美国在1990年代就操纵股票市场使其对自己有利。到2000年不能再这样做的时候,这个国家转向房地产市场又享受了10年好时光。现在,它绝望地试图通过政府支出从国债市场获利,以此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
即便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零(这将导致未来通货膨胀高于平均),而且联邦政府赤字占美国GDP的10%(长期而言这意味着更高的实际利率),现在10年期美国国债仍然只能以2.5%的低利率出售,而此前60年来国债平均利率要高于5%。投资者将国债攥在手里是因为他们认为美联储会以更高价格买回去。
市场对美联储对策的预期是能抬高国债市场的“伯南克降息”(Bernanke Put)。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金融人士相信的是“格林斯潘降息”(Greenspan Put),以为这位大师能在危机中挽救各种金融市场。但事不如愿。
与此类似,“伯南克降息”也不能通过考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高达9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全部买下,将导致美元崩溃和超级通货膨胀。
而且,如果它试图这样做,购买其他美国债务的投资者(美国在非金融和金融领域还有360万亿和15万亿美元的债务)也会试图卖出债券。美联储不可能买下所有这些债务而不导致灾难。所以,“伯南克降息”必然是一场骗局。
这场最近的宽松货币给美国经济带来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迅速从2.5%增长20%到3%。但还是太低,这对借钱的美国政府而言还是很便宜,至少要增长50%才对。如果美国债券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危机将比2008年的更糟。这就是为什么让骗局继续下去是第一要义。
然而,定量宽松政策动摇了美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这对金融系统中的玩家而言不是好事。
美国国债泡沫现在还不会破裂。现在的震荡足以将美联储从它的印钞疯狂中往后推一点。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们将能听到美联储官方论调的一些变化。他们对印钞的热情会减少,对维持美元和降低通货膨胀的热情更高。
但美联储只是暂时摆脱印钞压力。它仍相信自己应该且能够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而它唯一的工具就是打开印钞机。当共和党控制国会、民主党占据白宫,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联邦政府不会做什么真正有助于解决这个国家经济问题的事。因此,它的赤字仍将维持在GDP的10%左右。美联储需要通过印钞来控制利率。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很快会稳定下来。更高回报和“伯南克降息”将把投资者吸引回来。然后,美联储会找到其他方法来印钞。
没有哪个庞氏骗局能永远持续。伯纳德·麦道夫的骗局坚持了10年,但这与经济系统关系不大。国债市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对过分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恐惧会使投资者竭力自保。
通货膨胀会以食品和石油价格上涨开始。最初,会以核心消费者指数不受影响为理由而告诉公众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成本上升的压力会逐渐把大宗商品通货膨胀放大成整体通货膨胀。当油价飙升到100美元/桶以上并持续一年时,通货膨胀预期就会飙升。这可能就是美国国债庞氏骗局崩溃的触发点,或许就在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