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价格管制来平抑物价的做法或难见成效,通过加息控制未来的通胀预期不能迟缓
汪涛:全面通胀风险加剧
12月9日上午,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2月9日表示:天气原因带来的蔬菜价格上涨,在货币超发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的土壤之中,很可能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
“通胀预期要远远高于官方的数据,”汪涛表示,通胀预期就是老百姓自己感觉的通胀,他们每天去买菜,一定会官方能够更强烈地感觉到物价的上涨。如果通胀预期再增加,实际利率在负的领域就越陷越深。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应该采取更强烈的措施来控制流动性,通过加息控制未来的通胀预期,这是不能迟缓的。加息不可能把蔬菜价格加下来,但是加息可以防止蔬菜价格的上涨变成所有价格的上涨。”汪涛说。
就在昨日,国家统计局宣布将于周六发布11月经济数据,较原定日期下周一提前。市场认为央行很可能在周末采取加息,因为周六发布数据可能说明当局希望减轻数据的市场影响。受此消息影响,上证指数连续两日收跌。
汪涛对此表示,从现在到明年的12个月之内会加息100个点,今年将加息一次,明年再加息三次,一共是100个点。
她同时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会有多次上调,并非达到历史最高点就不会再做调整。“央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完全可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对冲,流通性只会越来越泛滥;所以必须加强对冲,对冲的手段就包括存款准备金的上调。”
但汪涛认为政府目前靠价格管制来平抑物价的做法难见成效,反而可能造成价格扭曲。“过去管制油价的时候,油荒、电荒各种各样的荒都出现了,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开;现在又开始召集大企业窗口指导价格,能起到的作用很小,必须从实际供需的层面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