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已经走上快车道,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在基金融资、贷款、顾问事务中做出更大贡献
IMF总裁:中国份额将继续增加
“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将肯定继续增加,下一次份额评审预计在2014年完成。”12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在华盛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首次透露上述消息。
此前一月,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在第十四次份额改革评估中对成员国份额进行重大调整,包括将中国提升为该组织第三大成员国。
由于此轮改革后中国在该机构的份额数量已经仅次于并十分接近位列第二的日本,外界预测等到下一次份额评审时,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二大成员国。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已经走上快车道。2008年以来基金组织两次调整成员国份额,中国都获得增加份额的待遇。今年五月,基金组织还首次任命中国籍特别顾问。
在采访中,卡恩告诉记者,随着基金组织改革的深入,中国对机构事务的参与程度将越来越深,基金组织希望增加中国籍雇员人数。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地位的变化,是新兴国家国际地位提升的一个缩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后成立的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该机构被欧美国家把持,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代表权被低估,明显不符合世界经济格局。2010年11月的改革,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集团的整体投票权比例调整到大约6∶4。
更大的话语权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以中国为例,这意味着在基金融资、贷款、顾问事务中做出更大贡献。
从基金组织而言,施行改革并非两大国家集团的零和游戏。发展中国家增加话语权少不了会减少发达国家的话语权,但改革的意义远大于此。滞后的权力分配格局威胁着基金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唯有顺应历史潮流调整份额和投票权,这个机构才能继续履行使命。
【中国成为主角】
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奋勇灭火、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指点江山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神秘。它总部紧邻白宫,有两千余名员工组成,大部分是世界一流高校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还有各国派来的外交官。
它平时监管国家间汇率和支付体系,经济危机时他们用187个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和少量临时融资给有支付困难的成员国贷款,并附加对该国的经济政策要求。
尽管紧邻白宫,这个机构却是出了名的作风欧派,执行总裁历来是欧洲人担当,机构中的欧洲雇员比例也是最高的。这和它隔壁的姊妹单位世界银行的美国化交相呼应。后者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这种安排是二战后欧美权力制衡的产物。
但一轮甲子过后,旧的权力平衡正在被打破:新兴国家逐渐加入到“游戏”的主角席。
2010年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了一项份额改革建议。内容包括向有活力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6%以上份额。这将提高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韩国等国份额。其中中国的份额排名晋升三位至第三。
至此,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与第二位日本的差距缩小到不到0.1个百分点。
目前这项建议还需要基金组织理事会和成员国议会批准方能生效。
份额调整尚未落实,基金和中国的关系变化却已发生。“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在基金组织内部影响力不大,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基金组织工作。”卡恩告诉记者。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他亲自任命的总裁特殊顾问,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卡恩希望未来有更多资历合适的中国人能够加入基金组织工作。
要了解主角的分量,不妨回忆配角的滋味。“有很长一段时间,新兴国家在基金内是边缘化的。新兴国家说你制定的规则对你有利,世界是你们的,我们不是大玩家。”卡恩指出。与此同时,新兴国家自立门户,建立地区性货币储备池。
而如今获得更大发言权的新兴国家们则将面临更大责任。比如高外汇储备国家面临加大对基金组织的融资贡献的压力。基金组织类似银行,其贷款资源来自成员国认购的份额和临时融资安排。2009年为增加资源,IMF推出债券,中国是目前为止购买IMF债券最多的国家。今年首次出资购买499亿美元IMF债券,帮助该机构融资。
【基金组织会渐进改革】
今年11月的改革是许多新兴国家期待看到的结果,外界对IMF改革进度看法不一。但英国非政府组织乐施会则认为这样的改革虽然有所进步,但并不充分。“欧洲国家依然持有过高代表权。”该组织发言人戈梅兹(Pamela Gomez)在声明中说。
卡恩对这样的说法并不赞同。“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指出,最新的改革已经将美、日、欧洲四国和金砖四国包含在组织前十大成员国之内。
当然,新兴国家要获得上述新份额还需时日,IMF的责任之一就是推动成员国政府批准改革建议。
除此之外,发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变化还有很多,其中包括自身使命的变化。卡恩告诉记者,协调全球经济正在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他将这项工作和危机贷款、技术援助并列为基金组织目前的三个主要角色。
IMF如今扮演着二十国集团工作机器的作用,80%的二十国集团事务与IMF相关,它们包括G20互评机制、G20财政监测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