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投资家们忘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教训,只是谁都不愿意放弃捕捉到另一个幼年Facebook的机会

戳破泡沫

来源:2010年12月20日 第24期 总第219期  |  作者:本刊记者 徐冠群  |  阅读:

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已经在硅谷再度疯狂涌动,这一次,社交网络和移动应用领域的新兴技术公司成为投资者们狩猎的对象。投资家们正挤破头想将大把钞票送到Groupon、Twitter这些炙手可热的新兴网站的手里—资本市场依稀在重复着十年前对互联网公司的狂热,彼时,哪怕一家连商业模式都说不清的公司都能轻松得到5000万美元的投资。其实,不是投资家们忘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教训,只是谁都不愿意放弃捕捉到另一个幼年Facebook的机会。而好消息是,这些年轻后辈们不仅能底气十足地拒绝来自谷歌等巨头高达数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目前来看,也并不需要美国股票市场来为它们未来的增长圈钱。
 
当年泡沫重现的种种迹象
 
1.快速成长,用户数呈指数扩张,但在未有盈利和收入的情况下,这只会产生巨量年损。
 
2.成立区区几年,身家都数以十亿美元计。
 
3.大量公司处在相同的领域。有数据显示,2001年倒闭的美国网站当中,电子商务公司占一半以上。而现在则只要贴上团购或任何新社交网络之类的标签,投资就很容易得到。
 
 
值得信任的理由
 
1.随着硬件和网络宽带价格日益低廉,初创公司起步资金比当年少了许多。而投资者也比当年保守得多,虽然互联网公司获得的风险投资每年都在增加,但每笔交易的平均规模仅有500万美元左右。
 
2.现在所有初创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在积极探索盈利渠道。尽管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数十亿美元的广告营收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3.1999年共有270家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上市,融资共210亿美元。但目前还没有一家社交网络是上市的。包括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尽管诸如Facebook基金这样的金融衍生品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