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一个行业协调机制的建立,正在改变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
中国稀土协会即将成立,将和世界过招?
在北京北三环外不远的中国有色集团大厦五楼,几间略显空旷的办公室从11月开始忙碌起来,这里便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筹备办公室所在地。刚刚退休的原中国工信部原材料司主责稀土行业管理的王彩凤,已在这上班多时,筹备多时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建也悄然加速,业内期盼这一全国性行业协会的成立,带领中国稀土行业尽快突破目前外受西方指责、内承发展压力的尴尬局面;而2010年年中以来,中国总理温家宝接连就稀土行业问题做出了15次批示,更将这场全国范围的稀土保卫战推入高潮。
“我希望在明年5月份稀土协会能够正式挂牌成立,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对外谈判和对内集成,类似于中国钢铁协会的职责。”在12月28日的国际稀土研讨会上,王彩凤向本刊透露,协会筹备的基础工作包括选择会员单位、章程制定等已经全部做完了,就等民政部的审批,五矿集团、中国有色集团、包钢稀土等国内93家稀土企业悉数加入了稀土协会。
上个月刚刚退休的王彩凤此前一直主管稀土行业管理工作,目前依然参与筹备稀土办公室的工作。她表示,中国稀土协会成立后,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桥梁,并协同配额管理等方面工作,而此前的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将有望好转,“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掌握了稀土的定价权,而且老大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王彩凤这样指出。
如同中国在其他行业推进的整合一样,过往稀土调控暴露的是各部委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过去10年间,稀土产业的主管部门先是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后改成国家发改委的稀土办公室。在工信部成立后,发改委和工信部又分管稀土矿的审批与分离两块业务。主管部门级别不够,缺乏统一领导,是过去稀土整合虽有政策但无效果的关键。有消息称,今年七部委多次召开专门稀土战略会,明确了调控主体为工信部。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稀土协会及的成立,也解决了调控的最大不确定性。王彩凤声称,中国仍将以一系列组合拳严厉整治和重新布局稀土产业,即将出台的稀土行业环保标准对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的开发、生产等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达标要求,不达标即停产,对于不少企业来说,这将是一场生死大考。
2010年以来,每当中外因稀土发生纠纷时,国际舆论都会将矛头指向中国政府,由于没有行业协会的缓冲,中国政府屡屡被扣上干预市场经济、违反世贸规则的帽子。6月底,美国彭博社报道称,美国政府已要求工会和企业提供中国囤积稀土的证据,并将提交WTO用以对中国的指控,他们的担心看上去不无道理。而王彩凤透露,这一局面有望在中国稀土协会成立后得到改观,他们协会将代表中国稀土行业与国外企业协商谈判,王强调,“明年中国稀土出口并不会大幅度减少,中国也没有违反WTO规则,在以白菜价向全世界供应了十多年价廉品优的稀土后,世界该向中国说声‘谢谢。’”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则向《环球企业家》指出,在对待稀土问题上,政府不应过多出面干涉,而让行业协会去协调企业,“现在稀土商也提高了认识,知道必须联合起来,走联合出口的道路。”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稀土协会是工信部主管下的民间组织,对其会员企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约束作用,但对整个行业的政策走向并无决定权。如同中钢协曾经主导的钢铁谈判一样,要指望成立一个超越,甚至是凌驾于各部委之上的稀土管理机构或机制改变世界稀土格局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