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出炉的研究报告发现,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后第三年,会遇到事关企业存亡的最大威胁。

企业IPO三年后 倒闭风险最大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  作者: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Emily Chasan  |  阅读:

一份新出炉的研究报告发现,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后第三年,会遇到事关企业存亡的最大威胁,这对那些习惯性认为公司关门大吉的风险会逐年降低的人提出了异议。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授对1985年至2006年期间美国公司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十分巧妙,叫做“企业死亡率与出生时的金融服务”(Firm Mortality and Natal Financial Care)。报告总结认为,其实在企业挂牌上市三年后,破产或倒闭风险可达到6%的最高值。研究人员发现,50%的美国上市公司在上市15年内会关门大吉,而如果将公司被收购或合并的可能性算在内,50%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六年内将不再享有独立身份。

报告作者、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金融学教授巴塔查里亚(Utpal Bhattacharya)说,一般而言,人们会预计公司关门的风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但往往到第三年就会出现问题。巴塔查里亚说,企业上市后会获得充足的管理人才和资本,精良的储备可确保企业不会在下一刻“气绝身亡”,一般它们可存活两年左右,但再往后,它们的储备就会耗尽。

这些研究员专门对“非自愿死亡”(如倒闭或申请破产)的公司展开调查,而不是以那些被私有化或被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巴塔查里亚说,不太可能像寿险公司计算人类死亡率那样,用保险精算的方法算出公司死亡率,因为人总是难逃一死,而企业可能会存活数百年。这些研究员估计,美国公司一般在IPO之后,可再存活14年,但其“半衰期”或说50%的公司的存活时间都可以更加确定地计算出来。

如果一个公司存活到了挂牌上市后的第二年,它的死亡率或说下一年死亡的可能性平均是6%。但巴塔查里亚说,那些得到风险投资公司支持或与世界知名投资银行承销商合作的公司其死亡率最低,仅为3%。巴塔查里亚发现,这其中的差别不仅在于风投公司和顶级银行家挑选的是最具实力的公司,还在于它们通过打广告、监督、融资或其它互动方式使这些公司实力得到了增强。风投公司一般在企业IPO后很久还在参与投资,两年内仅将约70%的投资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