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的应对之道,是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努力在行业内保持领先

熊晓鸽:选对行,嫁对郎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  作者:熊剑锋  |  阅读:

20年前,在荣毅仁访问美国的一场招待晚宴上,借着担任荣毅仁和麦戈文翻译的机会,当时还在从事记者工作的熊晓鸽,认识了IDG董事长麦戈文,并于当年11月加入了IDG集团,随后被派往中国。

进入中国快20年,IDG资本一共投资了200多家企业,其中60多家已上市或实现并购退出。这两年是IDG资本在中国的收获期,IDG资本投资的公司有超过15家上市或被并购。仅在2011年,IDG资本通过上市或者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的企业数量就超过5家,其中奇虎360在纽交所上市,土豆网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天福茗茶在港交所上市。

“今年市场有些波动起伏,不然可能更多。”位于中粮广场的办公室内,熊晓鸽身后的墙上,是IDG资本投资过的公司排列整齐的LOGO,“今年可能还有两家公司会上市。”熊晓鸽表示,这些项目大部分都是早期进入的,因而投资回报率都较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VC和PE行业,项目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投资回报率也正在逐渐下降。

投中集团(ChinaVenture)统计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共有40家VC/PE背景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总计融资达383.8亿元,环比分别减少20.0%及18.3%。与此同时,投资机构的IPO投资账面回报率大幅缩水,71家投资机构通过50家企业IPO实现91笔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150.5亿元,环比减少72.6%;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91倍,环比下降21.5%。

“近3年国内出现的投资基金有2,500多家,现在全国有3,000多家基金,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熊晓鸽对此也有一些担忧,“这个行业不是大部分人玩的,不是群众运动,应该有一定的门槛。”但二八定律是熊晓鸽的信条,他相信如果IDG资本能够一直保持在前24名之内(3000x20%x20%x20%),就一定能成功。

熊晓鸽的应对之道,是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努力在行业内保持领先。研究学习的具体体现为“选准行业”和“琢磨人”,“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投资最怕入错行。”IDG最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媒体集团,但随后由于对互联网行业的精准眼光,让IDG不仅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也让 IDG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搜狐、腾讯、百度、搜房、当当、8848、3721、易趣。……IDG早期的大部分投资也可以归入TMT行业(即科技、媒体和通信),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回报。说到未来的投资策略,熊晓鸽依然看好TMT行业,认为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领域仍有很多投资机会。“TMT是我们的强项,传统不能丢。”

投资界网站的资料显示,IDG在2011年投资的13个项目当中,大部分仍然属于TMT行业,其中属于电子商务的项目就有7家之多,包括凡客诚品、聚尚网和韩都衣舍等。

除了TMT行业,IDG资本在传统行业的投资也令人瞩目,投资了波司登、康辉医疗、天创鞋业(Kisscat)等企业。熊晓鸽表示,实际上IDG资本很早就开始投资传统消费类企业,如季琦创办如家和汉庭时,IDG资本都参与了投资,但是大量投资传统行业还是近年的事情。

对于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熊晓鸽表示,IDG投资传统消费类企业要么是商业模式有创新,如汉庭酒店在商业模式上就有创新;要么在品牌、营销和设计方面具备竞争力,如波司登和天创鞋业,或者是结合了IT技术,如当年的如家是最早能够上网的酒店。

除此之外,IDG资本在清洁能源、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也早有布局,近年来投资的清洁能源企业有天华阳光、武汉华灿光电、昆兰新能源等;医疗健康企业有瑞慈体检、美华妇儿医院等。

但让熊晓鸽得意的,还是对文化尤其是电影行业的投资。IDG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市场很大,人口众多,但目前高水平的电影还很少,多厅影院也不多,中国电影市场未来扩张的潜力巨大。在投资了《高考1977》、《山楂树之恋》、《雪花与秘扇》

等国内电影,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熊晓鸽开始把眼光投向了美国。

2010年,IDG资本的几个合伙人从中国飞往美国去会见传奇影视公司的创始人,两个小时的会谈之后,熊晓鸽和他的伙伴们决定投资入股,成为该公司的第三大股东、第二大机构股东。说到传奇影视,不能不提起其制作的《盗梦空间》,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达8.6亿美元,在中国的票房也高达5亿人民币。

熊晓鸽说,投资传奇影视公司是他决策最快的一次,这家2004年才由一个创投行业出身的投资人发起成立的公司,在架构和创意方面都非常有竞争力,能够把好莱坞的创新机制和资本运作结合起来。

这家只有28名员工的公司去年全年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另一方面,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也符合熊晓鸽的投资选择标准:

在选定大行业的前提下,“琢磨人”是创投最为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早期的企业。

熊晓鸽的选人标准有两条:一个是对事业的激情,二是对行业的了解。“对所做的事情要有激情,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这种激情也不一定表露在外,但是你能感觉得到。”如果说创业的雄心是用杠杆撬动地球,那对行业的了解就好比用杠杆撬动地球的支点。

熊晓鸽表示,除了眼光经验和学习能力之外,运气也很重要。熊晓鸽分析美国和中国的创投行业,过去十年美国创投行业是亏损的,而中国的创投则做得比较好,肯定不能说明中国比美国更厉害,美国创投的经验比中国多很多,可是中国挣钱美国不挣钱,这说明中国比美国更有运气。

土豆网曲折的上市经历也被熊晓鸽拿来证明运气的重要性,有时候困难和曲折不是因为缺乏能力和经验,而是缺少一点运气。土豆上市之后,熊晓鸽专门发了一条微博,土豆终于“出土(上市)”,凌晨特致电王微祝贺:“小老弟太不容易了。”

回首20年的经历,熊晓鸽觉得当年回国的决定是正确的,能够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而且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和创业企业发展的大潮。让熊晓鸽最为骄傲和自豪的一点,是能够寻找许多优秀的合伙人一起共事并合作那么久,和其他VC/PE基金以一两名灵魂人物为核心不同,IDG资本同时拥有多位知名合伙人,在此次2011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榜单上,IDG资本就有3名合伙人入选,是入选人数最多的投资机构之一。

之所以能够团结这么多合伙人在一起共事,熊晓鸽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名、利处理得比较好,同时有共同的价值观。“比如说我出来接受采访多一点,其他合伙人不会觉得我是在出风头和出名,他们会觉得这是公司共同利益所在,这样他们也有更多时间来做项目。”熊晓鸽表示,同时在利益的分配上也处理得比较好,一是比较公平,但同时又不是大锅饭。

IDG资本的7名资深合伙人已经共事超过13年的时间,后来提拔的年轻合伙人在一起共事也超过了9年的时间。 

Tags: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