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管理新政上,券商再进一步。11月28日,招商证券宣布推出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这类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

券商对托管“痴心不改”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贺颖彦  |  阅读:

在资产管理新政上,券商再进一步。11月28日,招商证券宣布推出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这类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

这个突破可以看做是对证券公司今年以来呼吁创新的又一个回应。此前8月,中信证券、安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八家券商联合撰文《再造我国证券公司作为投行的三大基础功能》,呼吁恢复证券公司的托管功能,明确证券公司对场外金融产品的托管功能,推进场外市场间接持有多级托管体系的发展。

实际上,集中托管是一项成熟的制度,其意义主要在于规避券商自己托管证券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在美国市场上,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投资银行也推行了证券集中托管制度。在中国,90年代的证券托管职能由券商自己承担,这引发了券商挪用保证金、进行委托理财等一大批不规范行为,引发了全行业危 机。

因此,在2005年以后的证监会相关法规中规定,所有证券必须由中证登公司进行登记并实际托管,而公募基金则强制由商业银行进行托管。

而券商之所以对托管职能“痴心不改”,并不在于低廉的托管费用,而是对客户资产的托管能够使得券商拥有对客户证券资产的直接处置能力,进而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场外金融产品的创新。

在今年刚刚颁布的新券商资产管理规定中,券商自己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已经能够托管自己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这次管理证券公司“体外”的私募基金则是又进一步。未来如能衍生到公募基金托管,最后到达保证金托管,进而完成证券公司账户托管、支付、交易三大基础功能的打通,是券商的终极梦想。

在目前的登记结算由中证登管理,以及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管的前提下,证券公司账户的所有资金流转都不由证券公司控制。证券公司保证金账户实现支付功能,其实质也是寄希望于逐步收回券商对客户保证金的托管 权。

对于券商来说,完成了基础账户功能的架构,意味着掌握三千亿客户保证金的处置能力。在此基础上,股票好时推股票,股票差时推债券,股债均不好时向客户推荐场外金融产品,包括融资融券、对冲基金等,这些动作均可以在证券公司账户体系内完成。

在美国投行的发展历史中,美林证券于70年代推出现金管理账户,从受到利率管制的商业银行手中抢夺客户,使得以经纪为特色的美林证券迅速超越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资银行,跃居投行规模头把交椅。

今日的中国面临的商业银行利率管制的环境与80年代美国似有相同,证券公司账户实现托管、支付、交易三大基础功能之后,在分析客户资金状况的基础上进行财富规划方有可能。

Tags:  券商 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