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饱受争议的投资银行家突然复出的台前幕后
任克英归来
自从2004年6月底任克英被花旗突然免职,过去两年半时间里,所有人对此欲说还休。即便在从来不缺乏争议性人物的投资银行业,她也是一个多数人并不喜欢,但也不愿开罪的对象。
度过了投行业收成大好的2006年,就在人们几乎遗忘任克英时,她复出了。2007年2月5日,美林集团内部宣布了她的新头衔:美林中国区投资银行业务总裁。
这是个让业内人士多少有些瞠目的进展。虽然过去两年时间里,偶尔也会传出任克英加盟麦格理等中小型投资银行的消息,但始终不见结果。随着2006年以来,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兴起,多数人倾向于相信,任克英无须回归投资银行业,而应将其巨大能量投注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收购兼并之中。“做投资银行还是要不停求人,以她的年龄和资历,为什么还要回到这里?”一位业内人士对此颇感好奇。
此次空降的前提是,2006年9月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终于结束了对任克英的“非正式调查”,称其并无任何违规行为。获得清白证明的代价可谓惨痛,可以说,任克英错过了本应属于她的时刻:三家大型国有银行的上市。至此,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大潮暂告回落。
既然如此,任克英此次回归,所图何为?一如关于她的一切,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本刊数度致电任克英,但未能联系上对方。
【重新证明】
一个势被外界提及的疑问是:任克英能否融入美林?
不看好者有之,一位批评人士说:“有人相信她会融入美林吗?只会有两种可能:或者她颠覆美林,或者离开。”
据称,是次加盟,对美林中国员工也是一个突发新闻:人们先是猜测中国区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刘二飞是如何“搞定”这次空降行动的,继而获知,刘二飞也并非此事的主导者,任克英是由其亚洲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谢尔登·特雷纳直接出面洽谈决定的。虽然没有人怀疑任的到来会危及已在美林供职8年的刘的地位,但中国投行界两名超级明星的共事似乎并不容易。
但这很可能是个伪问题:正如任克英在花旗时期所表现的,她以单枪匹马获取项目著称,只要她和她的雇主各取所需,所谓的融入就显得毫不重要。
如果说任克英有何需要,那就是她希望找到一个平台继续证明,自己仍是中国金融业最优秀的银行家。作为华尔街最重要投行之一,美林是个难得的平台。
恰好,美林中国也有其需求。
尽管从工行上市这一全球最大IPO近4亿美元的承销费中分得一杯羹,但2006年,美林证券为中国企业承销股票及相关业务总计48亿美元,在国际各大投资银行中国业务的排名,从2005年的第4名下降到第6名。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果美林和任克英会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双方没有得到自己认为应得之物。
短期内最值得观望的,是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公司都表示有意在2007年境外上市,任的到来能否让美林在这两个项目上得分。另一方面,当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把直接投资和兼并收购作为自己的业务重点,任克英能否迅速调整自己?
【前世】
无论此次复出成绩如何,没有人能否认,任克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银行家。
1978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任克英是中国最早一批海外留学生,她像有无穷的动力,先后在贝尔斯登、花旗集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贝尔斯登时,她取得广深铁路、北京燕化及兖州煤业在港上市的保荐人资格,并于中移动配股时出任联席承销商。而到了整整四年在中国毫无斩获的所罗门美邦,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抢下了中国人寿、中国网通、中国建设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四笔业内瞩目的大单。
在两家银行接连表现出改变局势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第二人。
欣赏任的人士形容她为“在政治智慧方面极富天才”。据称,她惯常的工作方法是,看到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其资本市场的可操作性,然后调查此公司政府层面的相关负责人,若熟识则直接去谈,若不熟则顺藤摸瓜,一个个关系打通。她被认为有一种罕见才能,能够让每个与她交往的人成为她的利益共同体。
但更多人愿意把她的成就归于她的特殊身份,这也让更多人始终有一个说法,可以对其成就表示不屑一顾:“拿项目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知识和执行能力,给客户提供最佳建议。另一种是四处找关系。”毫无疑问,任被视作后一类人的代表。
即使如此,无人可以否认任克英工作勤勉。在香港时,任克英的办公室离自己家仅20分钟路程,每天下班后她仍只是回到花旗办公室附近的酒店。这甚至一度让不少人以为她已与丈夫离婚。
但让任克英从云端跌落的事情发生在2004年。SEC因中国人寿IPO中的一些问题对任克英展开非正式调查后,6月23日,花旗以任克英及其助手颜庆华“向监管层和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为由将二人停职。但SEC始终未将该调查转为正式调查,而后根据SEC一份9页的文件,任克英被调查的具体原因是她在中国人寿上市如何分派股份时,优先分派了一些股份给个别指定客户。此外,监管层还想了解有关赠与相关个人的酬劳和礼物的一些情况,以及花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承销权。
但是在任克英离开花旗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花旗的投行业务却再也没能重新振作起来。其离开的三个月内,包括上海汽车在内的几个本已几近确定得手的IPO项目相继丢掉。当年,花旗在中国仅拿到一宗IPO业务,获得承销费2000万美金,而UBS和高盛这两个竞争对手则从当年的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中分享到12亿美金的盛宴。到了2005年,花旗集团在全球市场上挤下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首次获股票承销排名第一,但其中国业务却显得黯淡无光——尤其是在其丢掉建行上市的承销资格后。
据Bloomberg的数据显示,2004年花旗集团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股票承销额排名就由前一年的第4名跌落至第8名。而在2006年的承销排名中,花旗则彻底跌出前10名。
在近两年中,花旗投行始终人员更迭频繁。在任克英之后,已经陆续有13人离开了花旗投行部门,其中包括任亲自招来的中石油前任总裁陈耕的女儿。在接替任克英的孙玮于去年初重投老东家摩根士丹利的怀抱后,花旗找来原普华永道的吴港平和摩根士丹利的赵竞。今年1月,来自于瑞银集团的张文东被任命为花旗中国投资银行团队董事总经理,而在2006年,瑞银在中国所有股票资本市场的承销商中排名第一,独占13.5%的市场份额。
度过了投行业收成大好的2006年,就在人们几乎遗忘任克英时,她复出了。2007年2月5日,美林集团内部宣布了她的新头衔:美林中国区投资银行业务总裁。
这是个让业内人士多少有些瞠目的进展。虽然过去两年时间里,偶尔也会传出任克英加盟麦格理等中小型投资银行的消息,但始终不见结果。随着2006年以来,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兴起,多数人倾向于相信,任克英无须回归投资银行业,而应将其巨大能量投注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收购兼并之中。“做投资银行还是要不停求人,以她的年龄和资历,为什么还要回到这里?”一位业内人士对此颇感好奇。
此次空降的前提是,2006年9月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终于结束了对任克英的“非正式调查”,称其并无任何违规行为。获得清白证明的代价可谓惨痛,可以说,任克英错过了本应属于她的时刻:三家大型国有银行的上市。至此,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大潮暂告回落。
既然如此,任克英此次回归,所图何为?一如关于她的一切,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本刊数度致电任克英,但未能联系上对方。
【重新证明】
一个势被外界提及的疑问是:任克英能否融入美林?
不看好者有之,一位批评人士说:“有人相信她会融入美林吗?只会有两种可能:或者她颠覆美林,或者离开。”
据称,是次加盟,对美林中国员工也是一个突发新闻:人们先是猜测中国区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刘二飞是如何“搞定”这次空降行动的,继而获知,刘二飞也并非此事的主导者,任克英是由其亚洲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谢尔登·特雷纳直接出面洽谈决定的。虽然没有人怀疑任的到来会危及已在美林供职8年的刘的地位,但中国投行界两名超级明星的共事似乎并不容易。
但这很可能是个伪问题:正如任克英在花旗时期所表现的,她以单枪匹马获取项目著称,只要她和她的雇主各取所需,所谓的融入就显得毫不重要。
如果说任克英有何需要,那就是她希望找到一个平台继续证明,自己仍是中国金融业最优秀的银行家。作为华尔街最重要投行之一,美林是个难得的平台。
恰好,美林中国也有其需求。
尽管从工行上市这一全球最大IPO近4亿美元的承销费中分得一杯羹,但2006年,美林证券为中国企业承销股票及相关业务总计48亿美元,在国际各大投资银行中国业务的排名,从2005年的第4名下降到第6名。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如果美林和任克英会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双方没有得到自己认为应得之物。
短期内最值得观望的,是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大公司都表示有意在2007年境外上市,任的到来能否让美林在这两个项目上得分。另一方面,当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把直接投资和兼并收购作为自己的业务重点,任克英能否迅速调整自己?
【前世】
无论此次复出成绩如何,没有人能否认,任克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银行家。
1978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任克英是中国最早一批海外留学生,她像有无穷的动力,先后在贝尔斯登、花旗集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贝尔斯登时,她取得广深铁路、北京燕化及兖州煤业在港上市的保荐人资格,并于中移动配股时出任联席承销商。而到了整整四年在中国毫无斩获的所罗门美邦,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抢下了中国人寿、中国网通、中国建设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四笔业内瞩目的大单。
在两家银行接连表现出改变局势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第二人。
欣赏任的人士形容她为“在政治智慧方面极富天才”。据称,她惯常的工作方法是,看到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其资本市场的可操作性,然后调查此公司政府层面的相关负责人,若熟识则直接去谈,若不熟则顺藤摸瓜,一个个关系打通。她被认为有一种罕见才能,能够让每个与她交往的人成为她的利益共同体。
但更多人愿意把她的成就归于她的特殊身份,这也让更多人始终有一个说法,可以对其成就表示不屑一顾:“拿项目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知识和执行能力,给客户提供最佳建议。另一种是四处找关系。”毫无疑问,任被视作后一类人的代表。
即使如此,无人可以否认任克英工作勤勉。在香港时,任克英的办公室离自己家仅20分钟路程,每天下班后她仍只是回到花旗办公室附近的酒店。这甚至一度让不少人以为她已与丈夫离婚。
但让任克英从云端跌落的事情发生在2004年。SEC因中国人寿IPO中的一些问题对任克英展开非正式调查后,6月23日,花旗以任克英及其助手颜庆华“向监管层和公司提供了虚假的信息”为由将二人停职。但SEC始终未将该调查转为正式调查,而后根据SEC一份9页的文件,任克英被调查的具体原因是她在中国人寿上市如何分派股份时,优先分派了一些股份给个别指定客户。此外,监管层还想了解有关赠与相关个人的酬劳和礼物的一些情况,以及花旗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的承销权。
但是在任克英离开花旗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花旗的投行业务却再也没能重新振作起来。其离开的三个月内,包括上海汽车在内的几个本已几近确定得手的IPO项目相继丢掉。当年,花旗在中国仅拿到一宗IPO业务,获得承销费2000万美金,而UBS和高盛这两个竞争对手则从当年的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中分享到12亿美金的盛宴。到了2005年,花旗集团在全球市场上挤下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首次获股票承销排名第一,但其中国业务却显得黯淡无光——尤其是在其丢掉建行上市的承销资格后。
据Bloomberg的数据显示,2004年花旗集团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的股票承销额排名就由前一年的第4名跌落至第8名。而在2006年的承销排名中,花旗则彻底跌出前10名。
在近两年中,花旗投行始终人员更迭频繁。在任克英之后,已经陆续有13人离开了花旗投行部门,其中包括任亲自招来的中石油前任总裁陈耕的女儿。在接替任克英的孙玮于去年初重投老东家摩根士丹利的怀抱后,花旗找来原普华永道的吴港平和摩根士丹利的赵竞。今年1月,来自于瑞银集团的张文东被任命为花旗中国投资银行团队董事总经理,而在2006年,瑞银在中国所有股票资本市场的承销商中排名第一,独占13.5%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