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正在想尽各种办法阻止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向信用卡市场蔓延

连锁反应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7年12月下 总第147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王萃  |  阅读:

花旗CEO普林斯和美林CEO奥尼尔因为次级债损失黯然离开后,谁是下一个忧心忡忡的银行大亨?持有最多次级抵押债券头寸的银行总裁看上去最可能麻烦缠身,但事实上,次级债损失只是倒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而危机的蝴蝶效应让所有金融机构难以置身事外。经济学家们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向信用卡、车贷等其他信贷市场蔓延。

比次级债规模更大的信用卡业务已经发出了“报警信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违约率同比大幅提高了三成,同时反映持卡人偿还意愿和能力的季度还款率也出现4年来首次下降。11月,汇丰银行表示不得不拿出34亿美元作为坏账准备金,应对信用卡业务正在经历的“坏账早期阶段”。花旗集团也表示将提取22.4亿美元作为损失准备金,以应对未来可能的信用违约。与此同时,美国著名信用卡公司运通也将信用卡部门损失准备金提高了44%

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直接导致了信用卡资金链条绷紧。汇丰银行在一次声明中指出,由于房价不断下跌,导致消费者收入减少,这直接引发了信用卡和无担保贷款领域坏账率提高的迹象。在过去,只要房价持续上涨,购房者就可以用房屋增值部分贷更多的款用以支付信用卡账单。只要房价维持上升,这样做就是安全的。但是随着房价的下跌,资金开始反向流动:人们开始用信用卡来支付房屋分期付款。由于信用卡还款利率是房屋贷款利率的两倍多,这无异于挖肉补疮。美林证券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信用卡余额(即持卡人应还款金额)增长率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增速。美林分析师罗森博格认为,鉴于美国零售数字并没有出现快速增长,信用卡余额快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部分陷入困境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者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保住住房。

由于信用卡业务在美国经济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做法只可能酿成比次级债更大的灾难。消费信贷占到美国GDP70%,而其中一半都是信用卡业务,美国人的日常开支中80%以上都用信用卡支付。目前信用卡债务规模已经达到9150亿美元,最令人不安的事实在于,信用卡未清账款是无质押的,比有抵押的住房贷款风险更高。

美国银行业为此忧心忡忡,为了使眼前违约率上升的苗头不至于变成一场真正的灾难,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纷纷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除了加大提留坏账准备金外,一些公司还提高了信用卡发放门槛和收费标准,包括信用卡提现的手续费。一家信用卡比较网站CardRatings.com的创始人Curtis Arnold说,他正在听到越来越多来自持卡人的投诉,他们中很多人的信用卡额度降低了50%

但是人们并没有把握就此避免这场潜在的危机,本质上这仍取决于美国经济未来能否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包括住房支出在内的住宅固定投资第三季度下滑19.7%,同时消费者支出第三季度增长也低于预期的3.0%,其中房屋支出的大幅下滑导致GDP增幅减少1.03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如此,美元贬值对出口的刺激和美联储逐渐明确的减息意愿依然有可能令美国经济向好,美国商务部公布,由于出口增加,此前公布的3.9%GDP增幅进行了向上修正,7-9GDP增长4.9%,是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快单季增速。

而对过惯了大手大脚日子的美国人来说,恐怕不得不吸取其中的教训,金融杠杆固然可以导致的资产迅速增值,但同时也很可能是一连串的金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