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美剧《寻人密探》中有一个理论,就是要了解一个失踪的人会去向何方,就要先了解他过去都经历了什么。而要了解中国股市的下一步,我们可以看看以下历史。
历史会重演么?
中国股市在经过了2007年的牛市后,现在又重新抓紧了投资者的神经。目前,每个中国股市投资者最想知道的就是中国股市下一步将去向何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其他股市在类似情况下的走势。
当然,我们有两个假设,一是历史会重复;二是没有任何价格可以长期脱离实际价值。
日本股市
由于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及日元升值的支撑,日本股市在1984年初突破10000点之后,走出了一波令人炫目的大牛市行情。至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其历史最高点38915点。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坚信股价只涨不落、地价只升不降的大和神话。1990年初,《日本经济新闻》在对20位著名企业家进行股市预测时,大家一致乐观地认为1990年的股指将继续上冲至42000-48000点。
但事与愿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日经平均指数暴跌至28002点,日本自1990年开始踏上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漫熊市之途。2003年4月日经指数最低跌至了7607.88点。虽然近年日本经济呈复苏迹象,但日本股市目前也不过在16000点徘徊,只相当于大牛市最高峰时的43%。
当时的日本经济面临的情况和中国目前的情况非常相似:日元有很强的升值压力;日本公司的交叉持股,和中国的“大小非”类似;以市盈率为标准,股价明显偏离实际价值。结果,日经指数在此后的18年间,再也未能达到1990年的高度。当时买入日本股票的投资者,到现在还是“深度套牢”。
纳斯达克
美国纳斯达克在2001年见顶,达到5000点,当时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买股票,也出现了很多“民间股神”;新的科技股一上市,价格就会翻几番;市盈率已经无法计算了,因为市盈率=股价/每股利润,而大多数网络公司根本没有利润。
纳斯达克在此后的8年中再也没有回到当时的高点。不过在低谷中,一些企业挺过来了,并且利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创建了全球知名的品牌,并取得不菲的利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oogle。
台湾股市
自上世纪50年代,台湾政府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积极鼓励出口。美国、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台湾转移,台湾因此而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带动了岛内经济的高速发展。1951年—1987年,台湾年均经济增长达9%,为世界之首,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模式为台湾赚取了大量外汇。新台币升值也导致境外热钱流入,加之多年沉淀厚积的高额储蓄额因利率不断走低而从银行体系外流,造成岛内游资充沛。在投资渠道缺乏之下,大量资金流入股市,股市大涨。
台湾股票加权指数自1986年10月17日台湾有股票市场25年后首次突破1000点,从此便出现了全球罕见的加速屡创新高的牛市行情。至1990年2月,股市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创出了12495点的历史新高。
台湾当局面对疯狂的股市,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放松外汇管制,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引导岛内企业对外投资,加之后来的海湾战争,台湾股市彻底崩溃,从1990年2月11日开始一路狂泻,不到8个月,台湾加权指数由12495点狂泻至2485点彻底的崩盘,而那些海外热钱早已在此之前获利出逃,所有损失都由台湾本土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承担。
所以现在台湾同胞在06-07年看到大陆股市的情形时,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没有日本股市那么惨,但是台湾股市在此后的18年仍然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
路遥知马力
而现在,中国股市到底是冲破万点,还是长期套牢,看来能判断的只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