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麻烦缠身的美林集团希望借海外市场重整旗鼓,而中国正成为其新的关注点

美林:急速追击?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约翰·塞恩的职业生涯似乎总是同麻烦联系在一起,2004年1月,他接替因天价薪酬风波引咎下台的格拉索,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2007年12月,塞恩又成为美林集团的总裁,其任务是将这家深陷财务危机的金融巨头带出泥潭。上任近五个月来,塞恩旋风般的走访了美林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亲自游说当地的政府和客户,以取得其信任。4月,赛恩在北京公布了其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期望。尽管此前美林在中国的业务尚不如高盛和瑞银等老对头,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林能否急起直追?
 
问:你希望怎样打造未来的中国业务?
 
约翰·赛恩:美林在美国是非常领先的财富管理企业,60%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地方。如果从全世界看的话,我们在印度业务做得非常好,同时在巴西、俄罗斯也有很强的业务态势。目前美林在中国国内业务主要与投资银行有关,代表中国企业做IPO走向国际市场,我们为中国企业并购业务提供顾问服务,中国有大量增长的机会。因此我们希望能够进入这个市场,把美林的技术专长用到实处,来进行财富管理,同时也帮助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国是美林在全世界各地主要的业务重点之一,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都是这样。
 
问:美林有计划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么?
 
约翰·赛恩:我这次在北京会与不同政府和监管部门官员进行会晤,但我无法就具体某次会议做评论,到目前为止,我们一些会谈都是有成效的。美林想要将全套业务带入本地市场,其中一个就是经纪业务公司,我们希望能获得许可。
 
问:一些国外投行已经在国内获得了证券经纪牌照,美林现在能够做的是什么?
 
约翰·赛恩:我们还在探讨具体模式是什么样子。现在的问题是所有权的百分比,也就是美林到底能直接持有百分之多少,不同的模式、不同的选择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不同。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哪种方式对我们、对市场最有吸引力。同时,我们也正在探讨各种不同的架构,只是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问:美林在中国业务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约翰·赛恩:美林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将世界级领先财富管理业务与世界级投资银行业务结合起来,美林有多方面不同技能和专业知识是其他公司是没有的。如果要让一个公司上市,帮助它发行股票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能来管理其财富,在各方面之间会有很好的协同效率。目前,中国有很多创业型公司正进入全球市场。
 
问:美林在美国之外进行进一步拓展是不是非常紧迫,进展情况如何?
 
约翰·赛恩:美林现在有800亿的流动资金,短时间内不需要进一步融资。成长机遇是毋庸置疑的,美林在美国境外有更好增长的机会,因为业务与经济增长的联系非常密切,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比如中国,就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当然这是相对于那些没有增长或缓慢增长的地区而言的,因此美林的重点也是放在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地方,在这些市场上美林会有更好的投资,更好的发展。
 
至于美林财务状况,在2007年财富年度,我们税后有86亿美元的损失,我们筹集了128亿美元的资金,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弥补亏损之外,还筹到40多亿新的资金。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缓冲,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资本、新的资金,能够推动我们公司走向前去。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我们在未来有充分的资金来适应市场状况的变化。有了这个额外的资金,我们可以有信心说到这一点。我们去年有800亿美金的资金可以为我们业务提供资金支持,在这样一个棘手的市场环境下,从资金角度看,从流动角度看,我们情况还是不错的。
 
关于美联储以及贝尔斯登交易,他们都是处于合适的条件下,因为这样交易有助于保护金融市场,可以对带来损害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是不是会涉及有损纳税人资金,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在国会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在抵押市场能够有更好的状况,帮助美国消费者、美国纳税人能够度过这段与抵押贷款有关的艰难岁月。同时我们觉得消费者和住房所有者能够走出危机,这个政策决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系统能够免受严重问题的困扰,有些问题虽然还没有确定,但是我想这些问题是独立于目前市场上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分页标志符---]
问:您是不是认为美联储应该让美国投资银行按照他们所建议的去做,或者美国经济会继续恶化,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进一步蔓延到全球其他地方?
 
约翰·赛恩:我支持鲍尔森财长的建议,那就是要对美国欠款框架进行进一步审查,他所提出的框架有三大支柱,一个是市场稳定,金融机构的安全健康,还有客户的保护。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三个基础,这是我们开始金融监管框架审查改革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也认为我们需要减少美国监管机构的重复现象。他已经开始讨论工作,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讨论是很好的。同时关于总体的美国的监管框架,并不是说要改变整个一个监管框架,但是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审查,对某些方面进行改革。关于美国经济的放缓,美国经济不会和全球经济脱节,美国经济确实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而且是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们,在有些经济企业当中他们所受到的影响会少一些。我当然认为对那些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来说,像中国、印度他们会继续增长,但是他们不会完全对美国经济放缓的现象免疫,因此美国经济会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影响。
 
问:您是从纽交所来的,您的角色是不是更多是救火者?这次美林救火您成功了,这个对您有多难?您怎么看待次贷危机中美股下跌20%,但中国股票下跌50%,现在国内掀起救市大讨论,您提供什么好的方法来促进中国市场健康发展。第三个问题,我看到美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在2008年,在您就任期间,您有什么计划吗?
 
约翰·赛恩:我成为美林董事会主席,因为次贷危机成为美林主席,这个问题提出来很多次,但是我非常高兴能够成为美林的董事长兼CEO,我觉得这是巨大的机会,美林业务在世界各地都是很强劲的。问题主要是局限于跟次贷危机相关的领域,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用我们相关策略推动公司发展。
 
至于不同证券市场股票下跌的问题,在美国、在中国,还有其他地方都有股价下跌的现象。但是这些下跌现象不是一个原因决定的,我们知道在股票市场上股价变动是由企业营业收入未来展望以及其他很多原因决定的。虽然次贷危机和抵押贷款等等问题,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对金融服务机构也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从美国总体市场看一下,道琼斯指数等等,这些都可以体现美国经济在放缓。这些企业或者出口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区别,可以看到出口企业受到美元疲软的影响,而有增长的现象。因此他们跟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企业是不同的。
 
企业社会责任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它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讲,在中国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机遇,我们有小册子提供给大家。我想强调一点,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鼓励大家去看一下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开展的各个项目。
 
问:你能不能说一下你们资本的问题,你们资本在第一季度末是多少?能不能解释一下交换的价格。这周会有人离职,有没有人替代?能不能就此做一下说明。最后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任主席到目前为止的业绩表现。
 
约翰·赛恩:你提到第一季度,我们第一季度结果在下星期四才公布,所以你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数字,对此我不做什么评论。有关价格问题你可以看很多财经报告,你可以看到波动性很大,市场波动非常大,价格波动也非常大,这不是美林自己的问题,所有服务公司都遇到这个问题,你不能具体谈到我们表现怎么样。事实上今天的情况更缩紧了,相对几周前更缩紧了,总体而言还是波动很大的。
 
就我个人而言,公司高层有人员变动的时候,总是会引起其他人事变动。问题就在于美林在它的整个交易业务过程当中有了类似的经验,所以我们不会感到惊讶。我们很遗憾看到他们离开,你们仍然会看到在交易部门的领导层在未来几星期或者一两个月里边还会有变动,我不想再多做具体说明。
 
至于说我自己都做了什么,我任职已经有四个月时间了,在前两个月我花很多时间关注资本和流动性,我前面也谈到这两点。我前两个月的工作我们筹集了128亿美元的资金,这是新的资本,我们要很好管理我们的流动性,那是800亿,这是前两个月的工作。接下来两个月我的关注重点是在战略,要多了解人,要花一些时间到世界各个不同地区走一走、看一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亚太地区,但是我可以花一些时间探讨发展战略、客户、不同的人员。之前我去了日本、俄罗斯、伦敦、巴黎、马德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和我们客户一起沟通和交流,也和员工一起沟通交流,更好制定我们的战略。这就是我过去几个月所做的工作。
 
问:对于美林和美国经济来讲,最坏的情况是不是已经过去了,美林最缺的是什么,您会不会把美林变成另外一个高盛?我不知道您怎么理解以美林过去以慈爱为特征的"Mother Merill"文化?
 
约翰·赛恩:我在高盛工作多年,我非常尊重高盛的一些服务和它的业务。但是美林是与它不同的,美林文化也与之不同,美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与高盛不同,在我们投资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都是如此。它主要以给客户提供服务为驱动力的,我们有这种专有的投资和交易的服务,我相信美林可以是世界最领先的以客户为驱动的一个公司,这是我们的独特之处所在。我们文化也不同,尽管高盛文化有一些因素,特别强调团队协作,对于我们美林来讲也是重要的。我认为美林的业务、美林的文化以客户为中心这样一种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对美林来讲也是正确的战略。
 
问:现在看一下你的业务在美国之外进行进一步拓展,是不是非常紧迫,紧迫性如何?
 
约翰·赛恩:我已经回答这两个问题了,我们已经损失了86亿,我们又融资了40亿,现在有800亿的资金,是属于流动资金,在不久的未来不需要进一步融资,这是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关于成长机遇,我们觉得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境外有更好增长的机会,我们业务与经济增长是非常密切联系的,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比如中国,他们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机遇,这是相对于那些没有增长或者说缓慢增长的地区而言的,因此大家会看到我们重点是放在快速增长的地方,像中国这样的地方,我们在这样的市场上有更好的投资,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