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07年印度私募投资达195亿美元,而中国仅有128亿美元

印度,中国,PE更青睐哪一个?

来源:《经济学家》杂志  |  作者:文\《经济学家》杂志 译\《环球企业家》付瑞娟  |  阅读:

2007年,更多的私募基金投资者涌向印度市场。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的私募投资额达128亿美元,比印度的195亿美元低34%。而在之前的2006年,中国的私募投资达129亿美元,比印度的76亿美元高出70%。
 
报告显示,2007年私募投资者在两国的投资方向有质的不同。在中国,65%的投资用于传统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产业,而在印度,仅有32%的投资用于此类投资。
 
有趣的是,私募资本最感兴趣的投资方向依然是支柱产业。包括机械和建筑在内的基础设施产业在2007你那依然占最大的比例,达40亿美元,约合当年私募和风险投资总额的20.5%。
 
基础设施产业被视为印度未来成长最快的产业,将在未来5年内吸引4920亿美元的投资,建筑行业将占其中的60.3%。电信、金融业和房地产占2007年私募投资总额的72.3%。
 
印度私募投资在2007年的崛起缘于更多的吸引私募投资者的私有公司。《印度2007年私募资本报告》显示,尽管印度一直拥有比中国多的私有公司,但他们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包括逐渐成熟的教育系统、无障碍的英语交流、法律和金融设施进步和民主政府环境。
 
这种关注配以经济稳定的增长,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中国2007年大量的IPO,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这也让他们对在华的私募交易进行适当控制。
 
印度2007年的私募和风险投资交易达394笔,合计195亿美元,这是2006年298笔合76亿美元的2倍以上。定位于50到100万美元的小投资者也开始寻求200到250万美元的交易。
 
印度IT业和IT服务行业(IT/ITES)因为黯淡的前景预期,而遭遇37.5%的投资下跌。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印度大的IT公司并没有吸引投资的需求。尽管如此,印度IT产业依然达成84笔小额交易,以网络信息服务行业、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
 
IT及IT服务业、制造业和保健行业一共占2007年投资总额的18.5%,与2006年的40.6%严重下降,主要因为这三个产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较其它产业的缺少更具吸引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