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和其他4家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的紧急协同减息
联手大减息
为了抵消日益加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欧洲央行(ECB)等全球六大央行周三联手大幅减息;这一紧急减息举措显示了全球协调行动的决心。
面临着全球股市暴跌、美国金融危机不断向海外经济体蔓延的不利状况,包括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央行在内的六大央行决定携手将基准利率下调半个百分点。市场此前已经就全球联合减息问题猜测了一周多时间;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央行已于周三先后单独宣布减息。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对此举表示赞同,但日本利率水平过低,难有减息空间。
美国股市午盘大多走低,但市场走势依旧振荡。欧洲股市大幅下滑,在全球携手减息之前,亚洲股市周三收盘急剧下挫。
全球主要央行正在努力避免重犯前人在大萧条时期之前的错误。减息有助于抵消银行不愿互相拆借导致的信贷紧缩不利局面,也降低了央行自身向金融体系提供不断增加的贷款的利率。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全球央行和财政部长就汇率和利率采取协调行动较为常见,随后这种做法逐渐失宠。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性以及危机可能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各国不得不再次采取协调举措。甚至中国也破天荒地加入其中。尽管Fed在公告中没有提到中国,中国周三也将基准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了0.27个百分点,并取消了存款利息税。
此次Fed之所以在10月28日-29日的政策例会之前紧急宣布减息、将基准目标利率降至1.5%,是因为受信贷市场动荡影响,未来数月美国经济前景可能会显著恶化。直到最近几周之前,Fed还不愿进一步减息,主要是因为目睹过去一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后,他们担心减息会加剧通胀风险。
此次减息也标志着欧洲央行改变了立场;出于通货膨胀方面的担忧,欧洲央行此前一直将基准目标利率稳定维持在4.25%。
欧洲央行的唯一职责就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稳定,9月份欧元区年通货膨胀率为3.6%,几乎是欧洲央行略低于2%通胀目标的两倍。
欧洲央行上周四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市场动荡看起来越来越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央行官员们已经讨论了减息的问题。欧洲央行周三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75%,许多经济学家表示,欧洲央行可能会在11月6日的例会上再次减息。
欧洲央行之前只有过一次与Fed联手的经历,那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两家央行同时将基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
英国央行是在周四例会前一天做出降息决定的。在减息50个基点后,英国关键利率降至4.5%。
各央行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随着商品价格下滑,通胀压力已开始有所缓解;近期金融危机形势的恶化加大了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威胁价格稳定的物价进一步上行风险也随之消退,因此有理由放松全球货币环境。
自从2007年8月份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央行官员多次采取集体行动,以化解短期货币市场压力。由于近几周来形势每况愈下,央行加大了协同作战的力度。
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促成了多家央行的联合行动。那是因为当一个国家为自保而有所动作时(例如冰岛对其所有银行存款提供担保),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问题。与其等待本国政界就如何最佳运用纳税人资金支持摇摇欲坠银行系统达成共识,还不如各央行官员携手,迅速减息、发表联合声明来得容易一些,因为各国官员有时发现他们彼此要比本国政界领袖之间有更多共通之处。
事实上,央行在本周五七大工业国(G7)财长及央行行长举行会议前采取行动也表明,央行的独立性使得它们能做出快速反应,而无需事先在政治上达成共识。
Fed官员担心信贷市场的动荡将进一步伤及已因住房市场低迷和能源价格高企而受累的美国经济。由于银行收紧了信贷,使得消费者及企业均难以获得贷款,美国的消费者支出和整体经济有可能在本季度出现萎缩。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0位委员均对减息投下了赞成票。
Fed在周三早间的一份声明表示,最新经济数据表明近几个月来美国的经济活动显著放缓;而且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有可能进一步限制支出,原因之一在于它使得家庭及企业更难获得贷款的支持。
Fed声明指出,通货膨胀率仍居于高位,但FOMC相信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以及经济活动前景的转暗已经降低了通胀的上行风险。
Fed和其他央行还下调了直接贷款利率。在将贴现窗口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后,现在金融机构向Fed借款时只需支付1.75%的利息。
荷兰商业银行(ING, 又名:安银银行)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考虑到央行正越发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重任,预计它将继续降低借贷成本。
联合行动的另一个目标是提振全球信心。但Capital Economics Ltd.首席全球经济学家杰索普(Julian Jessop)说,就算信心有所增强也不过昙花一现,而且此次减息甚至不足以抵消过去几周来市场上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他指出,各央行采取这种非常行动的事实就已经表明市场情况恶化到何种程度了。在杰索普看来,周三的减息将成为未来几个月全球一系列减息行动的开始。
其他经济学家则指出减息幅度表明决策者希望能够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的经济学家卡罗(Julian Callow)说,各央行正在调整经济中的基准无风险利率水平,这种做法会影响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因此此次各央行减息是试图支持眼下正不断下滑的资产价格。他认为这是央行行动的核心所在。
面临着全球股市暴跌、美国金融危机不断向海外经济体蔓延的不利状况,包括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央行在内的六大央行决定携手将基准利率下调半个百分点。市场此前已经就全球联合减息问题猜测了一周多时间;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央行已于周三先后单独宣布减息。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对此举表示赞同,但日本利率水平过低,难有减息空间。
美国股市午盘大多走低,但市场走势依旧振荡。欧洲股市大幅下滑,在全球携手减息之前,亚洲股市周三收盘急剧下挫。
全球主要央行正在努力避免重犯前人在大萧条时期之前的错误。减息有助于抵消银行不愿互相拆借导致的信贷紧缩不利局面,也降低了央行自身向金融体系提供不断增加的贷款的利率。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全球央行和财政部长就汇率和利率采取协调行动较为常见,随后这种做法逐渐失宠。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性以及危机可能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风险,各国不得不再次采取协调举措。甚至中国也破天荒地加入其中。尽管Fed在公告中没有提到中国,中国周三也将基准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了0.27个百分点,并取消了存款利息税。
此次Fed之所以在10月28日-29日的政策例会之前紧急宣布减息、将基准目标利率降至1.5%,是因为受信贷市场动荡影响,未来数月美国经济前景可能会显著恶化。直到最近几周之前,Fed还不愿进一步减息,主要是因为目睹过去一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后,他们担心减息会加剧通胀风险。
此次减息也标志着欧洲央行改变了立场;出于通货膨胀方面的担忧,欧洲央行此前一直将基准目标利率稳定维持在4.25%。
欧洲央行的唯一职责就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稳定,9月份欧元区年通货膨胀率为3.6%,几乎是欧洲央行略低于2%通胀目标的两倍。
欧洲央行上周四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市场动荡看起来越来越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央行官员们已经讨论了减息的问题。欧洲央行周三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75%,许多经济学家表示,欧洲央行可能会在11月6日的例会上再次减息。
欧洲央行之前只有过一次与Fed联手的经历,那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两家央行同时将基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
英国央行是在周四例会前一天做出降息决定的。在减息50个基点后,英国关键利率降至4.5%。
各央行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随着商品价格下滑,通胀压力已开始有所缓解;近期金融危机形势的恶化加大了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威胁价格稳定的物价进一步上行风险也随之消退,因此有理由放松全球货币环境。
自从2007年8月份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央行官员多次采取集体行动,以化解短期货币市场压力。由于近几周来形势每况愈下,央行加大了协同作战的力度。
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促成了多家央行的联合行动。那是因为当一个国家为自保而有所动作时(例如冰岛对其所有银行存款提供担保),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问题。与其等待本国政界就如何最佳运用纳税人资金支持摇摇欲坠银行系统达成共识,还不如各央行官员携手,迅速减息、发表联合声明来得容易一些,因为各国官员有时发现他们彼此要比本国政界领袖之间有更多共通之处。
事实上,央行在本周五七大工业国(G7)财长及央行行长举行会议前采取行动也表明,央行的独立性使得它们能做出快速反应,而无需事先在政治上达成共识。
Fed官员担心信贷市场的动荡将进一步伤及已因住房市场低迷和能源价格高企而受累的美国经济。由于银行收紧了信贷,使得消费者及企业均难以获得贷款,美国的消费者支出和整体经济有可能在本季度出现萎缩。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0位委员均对减息投下了赞成票。
Fed在周三早间的一份声明表示,最新经济数据表明近几个月来美国的经济活动显著放缓;而且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有可能进一步限制支出,原因之一在于它使得家庭及企业更难获得贷款的支持。
Fed声明指出,通货膨胀率仍居于高位,但FOMC相信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以及经济活动前景的转暗已经降低了通胀的上行风险。
Fed和其他央行还下调了直接贷款利率。在将贴现窗口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后,现在金融机构向Fed借款时只需支付1.75%的利息。
荷兰商业银行(ING, 又名:安银银行)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考虑到央行正越发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重任,预计它将继续降低借贷成本。
联合行动的另一个目标是提振全球信心。但Capital Economics Ltd.首席全球经济学家杰索普(Julian Jessop)说,就算信心有所增强也不过昙花一现,而且此次减息甚至不足以抵消过去几周来市场上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他指出,各央行采取这种非常行动的事实就已经表明市场情况恶化到何种程度了。在杰索普看来,周三的减息将成为未来几个月全球一系列减息行动的开始。
其他经济学家则指出减息幅度表明决策者希望能够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的经济学家卡罗(Julian Callow)说,各央行正在调整经济中的基准无风险利率水平,这种做法会影响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因此此次各央行减息是试图支持眼下正不断下滑的资产价格。他认为这是央行行动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