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即将迎来十岁生日,金融市场的挑战预示其第二个十年将充满坎坷

欧元:在磨砺中成长

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  作者:《华尔街日报》Joanna Slater / Joellen Perry  |  阅读:

2009年1月1日是欧元启动十周年的日子,而金融市场的情况预示着欧元的第二个十年将充满波折。
 
尽管有些国家仍急着挤进欧元这把大伞之下,金融危机和不断加深的经济衰退还是让欧元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
 
覆盖15个国家的欧元区可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放缓,而其中竞争力较弱的经济体仍然受到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设定的统一利率制约。缺乏政治一致性导致其在处理银行业救助和制定财政刺激计划时狼狈不堪,使投资者信心受到动摇。
 
对欧元区中经济实力最弱、负债最重的意大利和希腊等成员国的担忧更加强烈;信贷市场状况显示,投资者越来越担心这些国家最后可能无法偿还债务,甚至会考虑退出欧元区。
 
上述情况有助于解释欧元近几个月来的疲势,欧元兑美元较7月份高点下跌了大约15%。而欧元原本雄心勃勃地要与美元在国际舞台上平起平坐。
 
过去几天中,由于美元自身面对的问题更加突出,欧元兑美元走强。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将于周二把关键利率下调至更接近零的水平,这将进一步减弱投资者持有美元短期资产的意愿。
 
不过,当前经济环境让欧元区固有的问题凸显出来。债券市场投资者认为,昂贵的银行救助方案和经济放缓将令欧洲南部国家承压,因而对这些国家的国债要求更高的溢价。
 
这些因素推动德国国债与意大利、希腊等国国债的收益率之差扩大至纪录高位。德国国债被认为是欧元区最安全的国债品种。
 
意大利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周一在1.36个百分点附近徘徊,是欧元启动以来头8年中平均水平的4倍多。
 
希腊持续的社会骚乱,也推动希腊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升至2个百分点以上的纪录新高。
 
另据信用信息公司Markit Group的资料,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国债的保险成本较过去6个月也增加了两倍多。尽管市场动荡局面近几周来有所平息,上述国家债券的保险价格仍持续上行,并于本月早些时候触及高位。
 
国债收益率之差扩大和保险成本上升,表明投资者对欧元区不同成员国经济走势的看法迥异。这又可能伤害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货币研究部门全球负责人任永力(Stephen Jen)指出,以前欧元区国债市场十分一致,因而整体流动性很强;但随着成员国债券收益率之差扩大,市场已经分割开来。他说,这会影响央行储备管理者的决策,因为他们很重视流动性。
 
此外,如果经济衰退持续下去,希腊、意大利等经济体很可能经历痛苦的经济低迷期。某些投资者表示,在严峻的经济危机面前,大家都默认欧元区其他国家会向实力最弱的成员国提供金融支持,也就是予以援助。
 
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外汇部门负责人马克•法林顿(Mark Farrington)称,欧元区救助行动的结果可能不同于美国救助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简称:房地美)。
 
明年1月1日是欧元10周岁生日,届时欧元区还将吸纳斯洛伐克为第16个成员国;但当前经济环境给这个本应欢乐的日子蒙上阴影。
 
在近期的市场动荡中,欧元一直充当竞争力较差成员国的保护伞,使其免受汇率波动的冲击;此前汇率波动已经令冰岛和匈牙利等欧元区周边小国吃到苦头。欧元的避险作用增加了它对于丹麦和波兰等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欧洲国家的吸引力。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也开始设想一些曾经不可思议的情况。UniCredit驻伦敦经济学家马可•阿隆齐奥塔(Marco Annunziata)表示,债券收益率之差扩大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某些国家可能因自身处境艰难而认为欧元区整个政策框架已经无济于事。
 
与衰退威胁苦苦斗争的欧元区国家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提振出口。欧元区规定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这一严苛规定也限制了政府通过财政刺激措施支持经济增长的能力。
 
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瑞士银行(UBS)经济学家最近表示,退出欧元区的国家将面临更沉重的债务负担,因它们需要用价值较低的本币来支付欧元计价的债。脱离欧元区也可能引发公民在货币转换前一次性提取欧元存款,从而拖累国内银行体系垮台。
 
欧元更有可能受到政治方面的打击。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驻伦敦经济学家肯•瓦特瑞特(Ken Wattret)称,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政府可能只是简单地将欧元和欧洲央行(ECB)当作替罪羊,而不会下功夫去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提高其竞争水平,或者调整欧元区规定使其更容易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