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调13.9%和18.1%,93号汽油零售价全国平均每升下调0.91元
中国下调成品油价格
中国将从周五起将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调13.9%和18.1%,业内管理人士和分析师们预计此举将提振国内低迷的成品油需求。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表示,将把汽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人民币900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人民币1,100元。
发改委还宣布,自周五开始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人民币2,400元,下调幅度为32%。
这是自油价从7月中旬每桶逾140美元的高位急剧下跌以来中国首次下调成品油零售价。
此举也是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官员在12月5日作出上调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的决定后一直呼吁有必要下调成品油零售价。
在新的定价机制下,中国将从明年1月1日起把汽油消费税提高四倍,从每升人民币0.2元提高到人民币1.0元,柴油消费税将由每升人民币0.1元提高到人民币0.8元。
与此同时,国内汽、柴油出厂价将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
分析师们称,下调成品油价格将释放国内积压的市场需求并给国内汽车生产商以提振。11月国内商用及乘用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4.56%。
该消息公布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刚于周三决定将原油日产量进一步削减220万桶(减幅为7%),以应对过去5个月全球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一位管理人士周四称,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将提振市场需求,有助于在明年1月1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前降低炼油厂中处于纪录高位的成品油库存。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上周将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增幅预期下调至3.5%,鉴于中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其他分析师的预期更加悲观。
中国11月份工业产值增速创下2002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中国11月份出口额也于7年多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周四称,工业石油需求约占中国石油需求的43%。
周四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反映出了有关中国即将下调成品油价格的预期。
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高硫燃料油期货合约下跌5%,触及日跌停板。
由于中国一些独立的小炼油厂以燃料油为给料生产不合标准的柴油,因此,中国燃料油价格与柴油价格走势相关。
此外,在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上市的交通运输类股周四大幅走高。
其中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Tianjin Port Co.)和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Jinzhou Port Co.)分别涨8.59%和9.3%,上证综合指数涨2%。
中国上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是在6月20日,当时将汽油和柴油零售价上调了17%-18%。
自那时起,中国一直不愿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作出回应,目的是为了恢复国有炼油企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中国石化董事长苏树林8月份曾表示,鉴于现金流下降,公司已把2008年资本支出目标下调了人民币82亿元(合12亿美元)。
维持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也有助于抑制能源使用。国内消费者对高油价比较敏感,并因此减少了汽车购买和燃油用量。
尽管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价比美国高50%,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业务最近才开始大规模盈利。
这是因为从买进原油到将原油加工成成品油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10月初纽约商交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仅略低于100美元/桶,该价位基本上是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业务的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