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2

作者 米娜 - 04/09/2015

推手

Post 2

作者 米娜 杨安琪 - 08/21/2014

盛宴

Post 4

国王制造者

他是硅谷安静的统治者,他以网景拉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序幕,并在Google上赚到44亿美元。约翰·杜尔对《环球企业家》说:下一个大机会是满足全球“城市化”大潮需求的新能源

作者: 张亮 - 04/04/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光大保德信:从头再来?

拥有丰富国际投资经验的海外基金巨擘们在中国市场并没有锻造出点石成金之手

作者: 蔡钰 - 04/03/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瑞银出线

欧洲最大的全功能银行在中国赢得最大政策尺度的台前幕后

作者: 本刊记者 蔡钰 - 03/28/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私人资本“造雨人”

一家中国最早成立的金融咨询机构,正试图转型成为本土明星投行。惟一的机会是:抓住私人资本涌入中国的大潮

作者: 本刊记者 张亮 - 03/27/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皇家”剪刀手

中国银行投资案中的争议主角之一苏格兰皇家银行,如何从6年前的300名之外,迅速跻身为今年的全球银行第6位?

作者: 本刊记者 蔡钰 - 03/24/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淡马锡碰壁

改革仍在继续,但中国的银行真的需要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吗?

Post 4

唐伟:投行需要独特价值

外国投资银行希望能够从活跃的中国经济体中分得一杯羹,而唐伟也认为其在华尔街创造的个人职业奇迹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不无关系。

作者: 王亦丁 - 03/24/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又见索罗斯

索罗斯老了吗?这位超级投资者、慈善家兼业余哲学家在接受本刊专访透露,他正在寻找下一个投资中国的机会

作者: 本刊记者 贾可 - 03/24/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花旗VS美国银行:花旗的文化革命

上任两年,普林斯几乎穷尽了“CEO困境”的可能性:丑闻、业绩下滑、高管离职。对此,这位律师不打算坐以待毙

作者: 《环球企业家》李薇 - 03/24/2006 点击阅读
Post 4

花旗VS美国银行之“美国银行:怪兽出击”

这个房屋抵押、分期付款等开创性借贷形式的先驱,其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包括刘易斯在内的历任CEO、他们所拥有的那种被称为偏执的天性

作者: 《环球企业家》姚一 - 03/24/2006 点击阅读

联系我们

合作媒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