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服务导向架构、无线射频识别⋯⋯这些听来陌生的技术结合起来,却能让每个人的生活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智能新世界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作为全球最富闲情逸致的公司,每年的愚人节,谷歌都会和世界媒体开一个“玩笑”。而今年玩笑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内置了智能芯片的中国版“谷鸽鸟看”、澳大利亚地区的智能橄榄球gBall、利用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的运算能力而具备了全自动邮件回复功能的Gmail⋯⋯是的,虽然以上这些的确仅仅是个玩笑,但谁都可以看出,近年来大力推动“云计算”以及频繁收购、开发各种网络应用的谷歌,对搭载数字平台,从而实现人机无缝沟通的智能世界所怀有的无限憧憬。

 

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联系如此紧密。我们工作、生活的一切状态都可被采集,然后转化成数据信息。而未来,单纯的感知和互联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公司正致力于将有着强大分析处理能力的智能注入其中。就像蓝色巨人IBM今年所主推的那个概念一样,整个地球在变得更小、更扁平之后,正进一步变得更富智慧。

“智慧的地球取决于智慧的决策。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说。而其今年83日开幕的分析决策创新中心,目的就是形成这样的决策,从而将各行各业出现的智能化趋势落实到实处。

那么,何谓智慧?这或许是一个首先需要廓清的概念。

 

在信息时代,人们会认为,当我们的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哪怕是像海洋、畜牧场这样的自然系统都与电脑等智能设备互联互通,从而使每一个终端都俨然成为一个大型资料库和图书馆时,就等同于建造了智慧的殿堂。但在后信息时代,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银行要在一个有着近万平方公里范围、近千万人口的城市选择新的网点地址时,能够从涉及经济、地理、人口、时间和空间以及银行本身历史数据的海量信息中,自动筛选出最佳位置、最优质客户,这才是智慧。它意味着,掌握了海量信息之后,还要兼具对其精准的分析与优化能力。

 

如果在海滨城市将充裕的风能和潮汐能引入到主干输配电网络时,不仅能预测出琢磨不定的风力和海潮未来的情况,还能在其不足或过量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消补,从而保证能源持续稳定的供应,这也是智慧。它意味着,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时预测和仿真。

 

而如果采用射频标识(RFID)等技术,全程跟踪食品从农场到供应链、再到超市货架的每一个过程,严密监控水源、交通,甚至金融交易的每一环节,那么,因为大大规避了如今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丑闻、生态失衡导致的灾害频发、日复一日的交通拥堵、防不胜防的金融犯罪等等一切信息时代衍生的新社会问题,这更可称得上是智慧。它意味着,综合利用信息,从而达到全面的风险管理。

 

透彻的感知、全面的互联、深入的洞察加上随时随地的管控,当信息技术使得这一切成为现实,信息也就被赋予了智慧。除了IBM“智慧的地球”项目外,7月初,思科也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在全球范围内搭建“智能互联城市”。而智能革命的商机还远不止这些。

Tags:  谷歌 云计算 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