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谁又能保证好莱坞电影中的一幕不会在现实中上演呢?
终结者
如果说十多年前,“深蓝”战胜人类还完全依靠其超强的计算能力的话,那么在刚结束的美国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中,IBM最新超级计算机“沃森”的取胜则有赖于其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力等“综合能力”。
对战双方:国际跳棋冠军马里恩·廷斯利 Vs 跳棋程序Chinook
结果:廷斯利胜
机器人暴露出的劣势:长远布局的不足。在Chinook走到第十步时,廷斯利突然说道:“你会为这一步而后悔的。”但直到26步之后,胜负才最终分出。事后,Chinook程序员检查数据库时发现,廷斯利的胜局正是从第十步开始确定。
对战双方: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Vs IBM“深蓝”计算机
结果:1996年,卡斯帕罗夫胜,但“深蓝”赢得一局,这也是电脑第一次在锦标赛中战胜世界冠军。
1997年,升级版的“深蓝”胜。
机器人的突破:超强的计算能力,升级版的“深蓝”每秒钟能计算2亿步棋。
机器人暴露出的劣势:效率低且缺少韧性。
对战双方:橄榄球队明星乔·内德尼 Vs 机器人Ziggy
结果:内德尼胜
机器人暴露出的劣势:无法应对天气等突发变化。比赛从20码线开始,分别进行踢球。在40码线的时候,一阵强风袭来,导致Ziggy踢球失败。此外,内德尼还指出,Ziggy的“扑克脸”无法与观众互动,当然好处是,也不会受到他们的干扰。
对战双方:拼字比赛世界冠军大卫·鲍伊斯 Vs 计算机程序Quackle
结果:Quackle胜
机器人的突破:超强的记忆功能,在比赛中拼出了很多生僻的词汇。
对战双方:保龄球明星克里斯·巴恩斯Vs 独臂机器人EARL
结果:巴恩斯胜
机器人的突破:EARL抛球速度可达到时速160米,球体运行轨道只占三分之一的球道。这场比赛举办的两个月前,它曾打出满分300分。
机器人暴露出的劣势:环境适应能力差。这场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球道上油的磨损影响了ERAL的连贯性。
对战双方:《危险边缘》节目两位成绩最好的选手 Vs IBM超级计算机“沃森”
结果:“沃森”胜
机器人的突破:
1.语言理解能力。“沃森”的DeepQA(深度开放域问答系统)采用突破性分析技术,能够理解问题的内容,分析海量的信息,然后根据它找到的证据,给出最佳答案。
2.学习能力。“沃森”能够从往期节目的问题和答案中学习提高,了解出题规律等。
3.具有一定的性格。“沃森”身上动态变化的图表,可以显示其对答案的自信程度,当环绕中央核心的彩线和思维射线变为绿色,表示它对答案充满信心;答错时,射线则会变为橙红色,似乎在显示其“脸红了”,而它“思考”时,图表动画的速度则明显加快。
4.懂得博弈与投注策略。当比分落后时,“沃森”会选择回答信心级别低的问题。最后一盘比分领先时,则会选择很小的投注额。
机器人暴露出的劣势:语义理解还不能与人类相比。无法回答以音频或视频呈现的问题。没有设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导致其会出现重复对手错误答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