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贵公司不能像谷歌这样有趣、好玩?

在google里Doodle一下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王丹  |  阅读:

13岁的中国残障少年刘冠泽,最大的梦想就是出去和小朋友玩。但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他获得了超出想象的惊喜—由其绘制的六一Doodle被使用在了谷歌中国网站主页上。因为他是“Doodle4Google徽标涂鸦设计比赛”的获奖者,该比赛有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参与。

他快乐吗?看到这个Doodle的你,快乐吗?Doodle已经成为人们打开谷歌主页时的乐趣所在。1998年,准备参加内华达沙漠火人节的Google 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 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把一个单线条人物画在了“Google”的第二个“o”后面,以一个徽标设计告诉用户两位创始人外出了—这就是Doodle的雏形。10多年后,Doodle被演绎出了油画、涂鸦、游戏、乐器等众多形式,和用户共同纪念节日、纪念日或者著名艺术家、先驱者和科学家的诞辰。至今,共计有1200多个不同的Doodle形态出现过。

但Doodle不接纳任何广告形式,没有任何盈利模式。如何让一款并不盈利的产品时刻保有生命力成为不少人的疑问。“作为一个坚持技术创新的公司,我们希望用创新的想法将技术和艺术、文化和快乐结合在一起。”Doodle首席设计师瑞安·格米克(Ryan Germick)告诉《环球企业家》。谷歌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Doodle给那个简单的搜索框带来一些不同的用户体验,它因此黏住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它也在告诉人们,谷歌的创新因子无处不在,而伟大的创新从来都是源自细节。

维系创新氛围

为了这个细节,谷歌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Doodle团队,由5名插画师和1名工程师构成(他们被称之为Doodler)。首席设计师瑞安·格米克在美国芝加哥长大,就读于纽约的帕森设计学院及尤金·郎学院,学习插图和创意写作。讲起过往的设计,他有着艺术家的得意:纪念保罗的可互动弹奏的吉他仅在美国就被用户创作出了4000多万首歌。

其余4名Doodler兴趣爱好和设计风格迥异,由此也得到了不同的设计分工。比如为了纪念俄国皇室彩蛋珠宝工艺大师彼得·卡尔·法贝热166周年诞辰,善于勾画细节的女孩Jennifer Hom就精心雕琢了纹理复杂、光彩四溢的彩蛋珠宝。



如何完成一个Doodle的创作?对于Doodler这些设计极客来说,并没有太多条框约束他们的想象力,像情人节、圣诞节这些固定节日,Doodler往往提前数个月已经开始准备,而不少突发事件则是灵感乍现。比如,2009年在新闻中获知了月球上发现水的新闻,兴奋的Doodler们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搞定了这个具有时效性的Doodle并让全世界看到。

事实上,在5名设计师背后,他们的智囊团遍及全球——来自100多个国家的Google团队,比如中国、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等不同地区的同事会经常和Doodle分享适合当地文化而又值得庆祝的事件。对Doodler们来讲,这是相当兴奋的事情,因为可以了解到全球各地奇闻逸事。此外,“Doodle4Google青少年设计大赛”也成了Doodle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孩子们的作品更是打动着Doodler时刻保有一颗好奇心。

Doodle已经成为谷歌创新的标志和氛围的维系 者。

强调技术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单纯的艺术创作并不能完全诠释这家互联网公司。于是,近年来,在涂鸦、油画等基础上,Doodle逐渐增加了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作品,并更加强调互动性。

Doodle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2010年创作的吃豆人。这个具有256个关卡的页面游戏,玩法是让吃豆人在不同的场景躲过鬼怪,吃光所有豆子。为了让用户获得完美的游戏体验,这个Doodle花掉了工程技术人员数月时间,他们特意在细节中设有“诀窍”:比如当有鬼来追来的时候,吃豆人最好转弯,因为转弯时候的速度吃豆人要比鬼更快。作为Google的第一个互动Doodle,吃豆人不出意外地大受欢迎,甚至有人估计,由于大家在 Google 首页玩游戏而非工作,这款游戏导致了超过 1.2 亿美元的生产力损失。而官方也破天荒单独为这次特殊的Doodle保留了一个网页,以便用户在闲暇时间挑战关卡。

不久前,纪念电子音乐之父Robert Moog的Doodle将技术创新推上了新高峰。这个花费大家上百天时间设计、编程和绘画的互动Doodle是一台可演奏的合成器,用户可以直接用鼠标来演奏,还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调和效果。和电吉他Doodle不同的是,后者是把声音录下来,而这个合成器的声音干脆完全在浏览器里直接呈现。对此,瑞安表示,Doodler们在做Doodle的时候非常关注使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

这就是谷歌技术基因在起作用,也是让其成为谷 歌一部分的重要体现。“谷歌会单独给予Doodler们一 定经费上的支持。”瑞安举了个例子,2011年万圣节,几位Doodler为制作视频用的几个巨型南瓜,就由公司买 单。看上去,以设计为生的Doodle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即使Doodle在网站上开设了徽标商店,但那也只是为了满足徽章爱好者们的需求,谷歌仍然不打算以此盈 利。 Doodle之于谷歌,只在于彰显极客式的创新意识。
Tags:  google Doodle 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