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包装、更漂亮的设计、更低的价格,或更久的使用寿命,这些企业推出新产品惯用的策略已逐渐失灵,如今只有敢于冒险打破产品分类,推出崭新产品类别的厂商,才能异军突起,囊括巨额利
让产品成为创新的代名词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两位教授金伟灿与莫伯妮(Renee Mauborgne),在2004年的研究中追踪5年间推出的108项新产品,发现其中约有14%可算是打破既有产品类别的创新产品。而在这108项产品的总销售额中,这14%的创新产品竟赚得其中38%的营收,囊括61%的获利。
柏克莱加州大学商学院名誉教授艾克(David Aaker)指出, 真正的创新产品会改写市场规则,把既有产品远抛在后,使消费者一看到这类新产品就不作他想。丰田汽车的Prius就是显著的例子,该车款几乎已是油电混合动力车(hybrid)的代名词。Prius的成功,不但使丰田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这个类别中独占鳌头,Prius的光环效应,更使丰田整个品牌获得省油、环保的好形象。
这种创新多半来自小公司,因为大企业通常固守既有的成功策略,而小企业没什么既有市场可输,反能孤注一掷。1980到1990年代,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只注重传统的碳酸饮料,后起之秀却借着运动饮料与果汁等健康饮品,悄悄改写清凉饮料市场。百事可乐最后被迫在2000年并购茶与果汁饮品业者SoBe,2001年并购开特力运动饮料;可口可乐则在2001年买下Odwalla果汁与健康饮料公司。
旧技术小改变 创新卖点
艾克教授强调,成功的创新不见得要靠崭新的技术变革,旧技术的小改变,一样可以创造全新类别的产品。这些技巧包括:
-
提供额外服务或功能,却让消费者认定这项功能是产品核心。威斯汀集团(Westin)的天堂之床(Heavenly Bed),以订制的顶级床垫和寝具,和舒适的睡眠为号召。威斯汀后来还推出天堂之浴(Heavenly Shower)设施,浴室变大,而且有两个莲蓬头。
-
更快推出新产品。西班牙的Zara与美国服饰(American Apparel)两家公司,都选择留在本土设计与制造衣服,而非外包到国外低成本地区,因此能对市场更快作出反应,更快推出新设计,让其它仰赖外包的服饰厂商望尘莫及。
-
切入被忽略的市场。1999年,Clif食品公司推出针对女性消费者的Luna零食棒。这让Clif日后仍能在市场营销上标榜,Luna是第一种针对女性营养需求、口感开发的零食棒。
-
从销售单品变成整套服务。这是软件公司最常用的手法,微软的Office系列同时提供电子表格、文书处理、简报、电子邮件和通讯簿的整套软件。
-
旧产品新用法。拜尔公司销售可以每天服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用来预防心脏病。默沙东药厂的柔沛抗秃发药,也开发出治疗前列腺的新用法。
-
新瓶装旧酒,研发新喝法。通用磨坊公司(General Mills)把优格改用塑料管包装,针对青少年推出Go-Gurt。这些五颜六色,9英吋长的塑料管,让通用磨坊的优格销售首度击败法国的达能(Danone)。
-
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当星巴克成立时,美国人对精品咖啡店并没有明显的需求。然而藉由提供质量稳定的咖啡、友善舒适的店面,星巴克成功发掘了一块肥沃的市场。
商品延伸 再造市场旋风
日本啤酒市场的演进,非常适合用来说明小技术、大创新的策略。35年来,日本啤酒市场一直竞争激烈,每年都有4到10种新产品推出,随之而来的便是降价、新包装以及广告战。然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麒麟与朝日这两大主要啤酒公司的市占状况,却只经历四次大变动。其中有三次归功于新类型产品的出现,另一次则是旧产品的延伸。
1971到1986年,麒麟稳居日本的啤酒业龙头,市占率高达60%。然而到了1987年,朝日推出生啤酒(Super Dry),引发热潮,市占率在1988年立刻倍升至20%,麒麟跌至50%。
所谓生啤酒比传统啤酒酒精浓度更高,含糖量更低,营造出一种更强烈、清爽的口感。这种口味广受年轻人喜爱,几年之内,朝日的生啤酒就攻占整体市场的1/4到1/3,所有厂家竞相推出生啤酒。
麒麟也在1988年推出生啤酒反击,然而消费者已把朝日的Super Dry认定为这种新啤酒的本宗,麒麟的传统啤酒历史,反成为进攻新市场的包袱。
麒麟1990年推出一番榨啤酒,扭转了遭遇Super Dry挑战的颓势。这种昂贵的新酿法只取第一道榨取的麦汁来酿酒,得到的口感比传统的麒麟啤酒更滑顺、更温和。一番榨建立起新的品牌形象,而其酿造过程更昂贵、更难以复制。时至今日,并没有其它厂商推出类似产品。
1990到1995年,麒麟的一番榨撑住场面,然而朝日却继续发展由Super Dry建立起的名声,深耕生啤酒领域。朝日成功把Super Dry营造成一种代表清爽、新鲜的生啤酒口感,以日本最大的生啤酒酿造商作号召。1995到1998年,朝日啤酒的占有率挺进至35%,麒麟则衰退到39%。
新攻势 须让对手难跟进
为了因应这股由Dry延伸的生啤酒攻势,麒麟改变酿法,把商标改成麒麟生啤酒,反而让顾客困惑,导致老客户流失。
1994年,三多利公司推出麦芽含量比一般啤酒低许多的发泡酒,这种酒的税金比一般啤酒低,因此可以压低售价。发泡酒因为低价与口感获得消费者喜爱,也让麒麟有了翻身的机会。
三多利最先生产的Haps Draft发泡酒并未横扫市场,反而是麒麟在1998年推出的淡丽才真正主宰了发泡酒世界。
发泡酒在2001年夺得整体啤酒市场的五分之一市占率,靠着发泡酒,麒麟在1998到2000年稳坐啤酒市场龙头。
2001年,朝日也开始进入发泡酒市场,却无法在这个领域撼动淡丽的地位。不过仰赖Super Dry的攻势,朝日最终在2001年攻下市场的龙头宝座;而麒麟倚靠淡丽发泡酒,屡次重夺市场第一,近年日本啤酒市场便由这两家公司轮流称冠。
发动创新产品攻势的公司,通常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甚至领先数年之久。老店可以新开,例如太阳马戏团引进创新的戏剧舞台元素,让垂垂老矣的马戏产业脱胎换骨。
新技术也要有创新的应用,iPod不是第一部MP3随身听,iTunes也非第一家网络音乐下载商店,然而藉由成功综合这两者,苹果公司创出一个成长迅速,几乎独占的产业。
发动创新的企业必须知道,创新本身并非最大的挑战,重点在让竞争对手难以跟进这项创新,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这项创新的代名词。理想状况下,发动创新的公司能独占代表这项新产品的品牌,就像Prius几乎代表油电混合动力车,iPod代表MP3随身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