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达卡最新发布的女性先驱指数显示中国女性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万事达卡最新女性先驱指数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出任管理职位”的女性与男性比率由去年的56:100,跃升至今年的75:100。此外,“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女性与男性比率也由去年的43:100提高到今年的54:100,表明尽管经济态势不明朗,但中国大陆女性仍认为其职场地位和薪资收入与男性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中国大陆女性中对未来六个月抱有信心的比例(75.0)低于男性(77.8)。她们在“证券市场”(58.9;相对于男性的65.5)、“固定收入”(82.6;相对于男性的88.3)、“经济环境”(76.8;相对于男性的81.4)、“就业情况”(71.9;相对于男性的73.6)这四个领域都比男性悲观。而在“生活质量改善”(85.0;相对于男性的80.2)方面,中国大陆女性却比男性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与六个月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可以发现,中国大陆女性对未来六个月的乐观预期有所降低(75.0;六个月前为81.0)。除“生活质量”(85.0;六个月前为81.8)以外,其他四项指标的乐观预期都有所降低:“股票市场”(58.9;六个月前为66.5)、“固定收入”(82.6;六个月前为90.4)、“经济环境”(76.8;六个月前为84.8)以及“就业情况”(71.9;六个月前为81.3)。
报告还发现,相较于男性(57.3%),更多的中国大陆女性(79.9%)认为自己掌握着家庭财政大权。在这些掌控家庭开支的女性中,40.2%年龄介于31~45岁之间,79.9%是职业妇女,且这些职业妇女中的80.5%担任管理职位。
整体来说,纵观亚太区十四个市场 ,女性先驱指数由去年的71.6上升至今年的72.4。亚太区得分最高的国家则为澳大利亚(96.1),其次是泰国(91.5)及新西兰(90.5)。
在众多亚太区市场当中,新加坡“出任管理职位”的女性与男性比率排行第一(86:100),其次是中国大陆(75:100)澳大利亚(74:100)。在“收入高于平均水平”方面,新加坡亦领先其他亚太区市场,认为其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女性与男性比率高达98:100,其次是澳大利亚(92:100)及泰国(83:100)。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公关部副总裁
她还分析道:“女性在众多行业中都扮演着半边天的角色。我们很乐意与大家分享在这个领域的洞察,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接触这个重要的目标群体。”
报告中的其他重要发现还包括:
澳大利亚的女性先驱指数今年跃升幅度最大,其次是泰国、新西兰、新加坡及中国大陆。菲律宾的指数跌幅最大,其次是中国台湾、韩国及日本。
亚太区市场保持了在“就业市场”及“高等教育”方面的上升态势,与2008年相比略为提高。整体来说,亚太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比男性多,女性与男性比率高达105:100;其中指数最高的市场为新西兰(154),其次是澳大利亚(132)及马来西亚(131)。今年亚太区在“就业市场”方面亦略有提升,女性与男性比率为75:100,区内指数最高的市场为新西兰(89)、其次是泰国(88)及澳大利亚(87)。
在受访的14个亚太区市场里,八个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女性认为自己负责家庭财政开支。比例最高的市场依次为泰国(77.8%)、韩国(74.4%)、中国大陆(73.2%)、越南(68.8%)、印度尼西亚(59.6%)、菲律宾(57.6%)、日本(54.4%)、中国台湾(54.2%)及新西兰(50.5%)。
在消费者信心方面,在受访的14个亚太区市场里,有七个市场的女性对未来六个月预期乐观的比例高于男性;其中以越南比例最高,其次是印度及新加坡。
万事达卡性女性先驱指数 基于四项主要指标进行比较,以研究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及经济地位:
首两项指标以个别市场的人口统计资料为参考,从而计算出在“就业市场”及“高等教育”方面女性与男性的比率。
其余两项则以调查资料为基础,计算出女性与男性受访者对“出任管理职位”及“高于平均水平收入”的评价,反映了受访者对其职场地位的认同感。
综合这四项指标得出的数字显示了每个市场中的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及经济上的地位差距:指数低于100则表示在男性在两性中占优,指数超过100即显示女性在两性中较有优势,指数为100代表两性平等。
亚太地区市场